李洛渊 2025-11-10 10:16:28
每经编辑|胡舒立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2006年2月底,“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热闹起来,渔船陆续出港,开始新一年的捕捞作业。我和丈夫王继才守在开山岛上,终于盼来了补给物资。一位相熟的渔民给我们捎来米面粮油和煤球等生活物资,还带来了灌云县人武部送给我们的“精神食粮”——一大摞报纸杂志。
“小花,快看,咱俩上《解放军报》了!”那摞报刊的最上面是一个文件袋,老王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从报纸上复印下来的一张大照片,是春节前夕灌云县人武部领导来岛上看望慰问时,人武部工作人员拍摄的我俩在岛上巡逻的照片。
“以后可不许再说咱不是兵了!不是兵,《解放军报》怎么可能会登咱的照片?这个版叫‘国防后备军’,听听,我就说咱们民兵也是兵吧,是保卫国防的一员……”老王高兴地絮叨个不停。我接过报纸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没错,确实是刊发在军报“国防后备军”版上的一张照片,刊发日期是2006年2月1日。
照片上,老王和我都穿着迷彩服,他右肩背着枪,大步走在前面。我跟在老王身后,海风吹得我的头发有些凌乱。照片旁的文字说明不短,有100多个字,除了点明人武部领导上岛慰问,还简要介绍了老王和我守岛的情况:“该岛仅0.013平方公里,条件异常艰苦。1986年7月,26岁的民兵王继才与新婚的妻子王仕花担起了守岛的任务,过起了远离闹市的生活,这一守就是近20年。20年中,夫妻俩没漏过一次巡滩,没错过一次海情。该哨所多次被评为‘一类民兵哨所’,王继才个人也被评为‘国防工程先进管护员’,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您好,这边是咱们小区景观最好的楼栋,南北通透,采光极佳,尤其是这个阳台,您看,面积足足有15平米,简直就是一个小花园!”相信不少购房者在售楼处都听过这样一番热情洋溢的推销。售楼小姐姐们口中的“阳台”,似乎总是与美好生活畫上等号:晾晒衣物、养花弄草、喝茶聊天,甚至还能開辟出一片工作区。
在你被这些美好的画面打动的是否想过,这个看似普通的阳台,背后可能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坑”?今天,就让我这位在房產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用大实话给您扒一扒,关于阳台,那些售楼小姐不会告诉你的“避坑指南”。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看”说起。别只盯着阳臺的面积,那只是一个数字。真正重要的是阳台的“朝向”和“采光”。
1.朝向,阳光的“直通车”:阳台朝向可直接关系到你家阳光的“出勤率”。一般而言,朝南的阳台最受欢迎,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尤其是在冬季,温暖的阳光能驱散阴霾,讓室内更加舒适。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夏季正午的阳光也可能过于炽烈,让人觉得燥热。朝东的阳臺,早晨阳光充足,适合喜欢早起享受第一缕阳光的你,但午后容易西晒,夏天会比较热。
朝西的阳台,下午阳光强烈,夏天需要做好遮阳措施。朝北的阳臺,阳光相对较弱,采光可能不足,但夏天會比较凉爽。所以,在看房时,一定要问清楚阳台的具體朝向,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选择。别被销售人员一句“朝南”就轻易打发,具体是哪个时段能晒到多少阳光,这才是关键。
2.采光,让生活“亮堂堂”:采光不仅仅是看阳光能不能照进阳台,更重要的是看能否照进你的“生活区”。有些户型的阳臺,虽然面积不小,但被遮挡得厉害。比如,楼间距太近,对面楼宇的遮挡;或者是被旁边的高大乔木挡住,只剩下斑驳的光影。更有甚者,某些设计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效果”,将阳台做得过深,导致室内采光也受到影响。
你需要模拟一下,你平時打算在阳台上做什么?如果想在那里阅读,那么充足的自然光就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晾晒衣物,那么阳光的强度可能就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3.排水,看不见的“麻烦制造者”:很多人容易忽略阳臺的排水问题,等到下雨天,你就会体會到什么叫做“心力交瘁”。一个设计不合理的阳台,排水口设置不当,或者坡度不合理,雨水就会积在阳台上,甚至倒灌进室内,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所以在看房时,一定要留意阳臺的排水口位置和数量,并且可以询问销售人员,这个阳台的排水系统是怎么设计的,有没有做过相关的防水测试。
如果销售人员含糊其辞,或者告诉你“这都不是事儿”,那你就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4.尺寸与实用性,别被“虚胖”忽悠:同样是10平米的阳台,有的能摆下小桌椅,有的却显得拥挤不堪。这就是因为阳台的“形状”和“进深”问题。狭长型的阳台,虽然面积够大,但可利用的空间却很有限。过深的阳台,虽然看起来气派,但靠近窗户的部分阳光充足,越往里越阴暗,实用性大大降低。
你需要在看房時,想象一下你想要在阳台上摆放的家具,比如一个躺椅、一个花架,甚至是一張小茶几。然后,在脑海里或者用手机量一下,这个阳台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别被销售人员“这个阳台可以做成空中花园”之类的描绘冲昏头脑,实际空间能否支撑你的想象,才是重点。
5.封阳台的“潜规则”:很多购房者喜欢将阳台封起来,变成室内空间的一部分,觉得这样更实用,也更安全。但是,封阳台這件事,在不同的小区,甚至不同的楼栋,都可能有“潜规则”。有些小區不允许封阳台,或者有统一的封阳台标准,否则可能會影响小區的外观,甚至涉及到物业的罚款。
有些户型,阳台本身就不适合封,比如承重墙的设计,强行封起来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决定封阳台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小区的相关规定,以及你所选户型的阳臺结构是否适合封。
6.隔音,安静的“小确幸”: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阳台可能會成为噪音的“聚集地”?比如,靠近馬路,或者楼下是商铺,车辆的鸣笛聲、人群的喧哗声,都会通过阳台的窗户传递进来。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杜绝噪音,但选择一个隔音效果好的阳台,能讓你在享受阳光的也能拥有片刻的宁静。
在看房时,可以站在阳臺上,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听听是否有明显的噪音源。如果对隔音有要求,可以询问销售人員,窗户的隔音玻璃是什么配置,或者是否可以后期进行隔音改造。
7.晾晒的“讲究”:别以为晾晒衣物是件小事,一个合理的晾晒空间,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便利。有些阳台的设计,可能不太方便安装晾衣架,或者晾晒的衣物容易被风吹落。你可以观察一下,阳台是否有预留的晾晒杆安装位置,或者是否有方便固定晾衣架的结构。如果是在高层,还需要考虑防风的问题。
8.安全第一,小细节别忽视: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的,阳台的安全就更加重要了。栏杆的高度、间距,是否牢固,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检查的。一些老旧小区,或者设计不当的阳台,栏杆可能存在松动或者间隙过大的问题,容易发生意外。在看房时,一定要亲手去摇晃一下栏杆,感受一下它的牢固程度,并且关注栏杆的间距,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直接影响着你未来生活的品质。所以,下次再去看房,别只听销售人员“画大饼”,多留心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阳台考量,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不踩坑。
Part2:超越“面子”工程,阳臺的“里子”学问深
我们聊完了阳臺的“表面功夫”,我们深入到阳台的“里子”学问,也就是那些更具技術性、更影响长期居住体验的方面。这些往往是普通购房者容易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部分。
1.阳台的“身份”:封闭式还是开放式?阳台的“身份”决定了它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开放式阳台:优点是视野開阔,通风采光极佳,更能亲近自然,感受微风拂面。缺点是容易受天氣影响,灰尘、雨水、噪音都可能成為困扰,隐私性也相对较差。如果选择开放式阳台,一定要考虑它的防水和排水设计,以及是否容易被外界干扰。封闭式阳台:很多新楼盘会直接将阳台封好,或者提供封阳台的服务。
封闭式阳台安全性更高,能有效隔绝风雨、噪音和灰尘,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室内空间使用,比如書房、儿童活动区等。缺点是通风和采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选择质量好的窗户才能保证隔音和保温效果。
在选择时,要明确自己对阳台的需求。如果你热爱户外生活,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赏景,那么一个精心设计的开放式阳台或许更适合你。如果你更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希望有一个安静、安全的个人空间,那么封闭式阳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要注意,有些户型的阳台是“非承重结构”,是不允许随意拆改或封堵的,这涉及到建筑安全,一定要提前咨询清楚。
2.承重与结构:阳臺的“骨骼”是否强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阳台的设计是有承重限制的,你不能想当然地认為它能承受一切。
承重能力: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區,或者一些为了追求美观而设计得比较“轻巧”的阳臺,承重能力可能并不强。如果你打算在阳台上堆放重物,比如大型花盆、储物柜,甚至是一些健身器材,一定要提前了解阳台的承重标准。销售人员可能会告诉你“这个阳台很结实”,但实际的承重能力是多少,是否有相关的检测报告,这些都需要你去了解。
结构安全:阳臺与主體的连接是否牢固,是保证安全的基本。在验房时,要特别留意阳台与墙体的连接处是否有裂缝,栏杆是否安装牢固,有没有松动的情况。
3.防水与防潮:一场“持久战”的开端?阳台的防水问题,是导致房屋后期出现渗水、发霉等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
地面防水:阳台地面的防水层是关键。劣质的防水材料,或者施工不当,都会导致防水失效。你可以观察一下阳台地面的防水层是否做得厚实,有没有明显的破损。墙面防水:阳台与室内連接处的墙面,也需要做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入。排水系统:之前我们提到了排水口,這里要强调的是,排水系统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阳台的防潮。
如果排水不畅,积水就会長時间滞留,对防水层造成持续的压力,也容易滋生细菌。屋顶漏水:如果你买的是顶层,那么阳台的天花板防水同样重要,一定要留意是否有漏水的痕迹。
4.绿化与景观:阳台的“颜值”与“内涵”并存。很多销售会极力推销“空中花园”的概念,但实际情况往往差强人意。
绿化空间:如果你喜欢养花种草,需要考虑阳台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光照。有些阳台的设计,虽然看起来漂亮,但实际可供绿化的面积非常有限,或者因为朝向问题,根本不适合植物生长。景观视野:阳台的景观,不仅仅是楼下的花园,也包括你面向的视野。是否会被遮挡?是否会有奇怪的建筑在对面?这些都会影响你坐在阳臺上的心情。
排水与土壤:如果你想在阳臺上种植植物,还需要考虑排水和土壤的问题。有些阳台设计,可能没有考虑到植物生长所需的排水和透气性。
5.智能化与人性化设计:未来的“生活助手”。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端楼盘开始在阳台融入智能化设计。
智能晾衣架:自动升降、照明、消毒、烘干等功能,讓晾晒衣物变得轻松省力。感應灯光:自动感應开关,提供便利。电动遮阳:可以在阳光强烈时自动关闭,保护室内家具。绿植自动浇灌: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这简直是福音。
虽然這些智能化设计会增加购房成本,但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来说,也是值得考虑的。
6.物业管理与装修限制:别让“自由”变成“烦恼”。
阳台用途限制:有些小区对于阳台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禁止搭建违章建筑,禁止堆放杂物,甚至对晾晒的衣物有要求。装修规定:封阳台、改变阳台结构等,都需要符合小区的装修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物业的处罚。物業服务:好的物业,會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维护,包括阳台的清洁和安全检查。
买房,尤其是买一个舒适的家,阳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它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居住体验。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希望我的这些“干货”能帮助您擦亮眼睛,在面对销售人员的热情推销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细节。
记住,售楼小姐的职责是把房子卖出去,而您的职责,是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房子。多问,多看,多比较,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踩坑,让您的新家,拥有一个真正美好、实用的阳台!希望这些内容,能让您在购房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看着这张照片,当时我的心里既高兴,又有点说不出的感慨。从读报人到成为“报中人”,一晃已过去了20年。
我第一次认真读军报,是1986年登上开山岛。那时,我陪着老王在岛上守了一段时间,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让我打起了退堂鼓。老王从之前驻岛连队撤防时留下的报刊中找出一份军报,上面刊载了部队学习原沈阳军区“学雷锋的标兵”丁红军先进事迹的相关报道,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坚定信念 奋发进取》,文中写到丁红军身上“体现了新一代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表达了革命战士对人生、理想和事业的正确追求”,鼓励广大官兵像他那样“不怕艰难困苦,不计个人得失”,坚定信念,奋发进取。
我还记得,老王指着标题,说我信念不够坚定:既然上了岛就要转变思想,不然怎么当好这个兵、守好这个岛?
当时,我“底气十足”地反驳他,咱们只是民兵,和解放军可不一样。老王嘴上不愿意承认,但从他渐渐压低的声音里,我知道他心里应该也是底气不足的。所以,军报刊发照片这件事,对我俩来说是非常高兴和欣慰的。刚守岛时,“民兵究竟算不算兵”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解不开,是军报给了我们答案:民兵也是兵!我和老王心里都觉得骄傲和自豪。
从看到2006年那张刊发在军报的照片算起,又有近20年过去了。其间,我俩和军报的缘分一直延续着。回想老王和我与军报的故事,能聊的事还真不少。
开山岛上潮气大,墙面脱落的灰渣经常落得满床都是,我俩就把靠床的墙面糊上旧报纸。岛上没有电,我俩在岛上聊聊天、巡巡滩,时间也就过去了。有时候老王离岛或是我离岛时,晚上一个人休息,就会读一读糊在墙上的报纸打发时间。虽然那些报纸已经看过无数遍,看到标题就知道文中的内容,但还是会举着煤油灯一字一字地读下去。黑漆漆的夜色中,风声、海浪声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声响,让人心里很不安。是军报上的一篇篇文章,伴我们度过那一个个难熬的守岛夜。
那时候,物资匮乏,可读的报纸刊物不多。我记得,有几份记录部队官兵战斗情况的军报,老王一直小心珍藏着。没想到,这些军报后来成了儿子王志国的启蒙教材。
儿子上学前,随我俩在岛上生活。除了我教他识字外,每天晚上休息前,儿子总喜欢缠着老王读报。昏暗的煤油灯下,老王声情并茂地给儿子读他珍藏的军报。儿子从开始时兴致勃勃,到能“抢答”后面的内容,再到变得兴味索然,老王又开始在煤油灯下让他学着敬军礼、走队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他6岁离岛去读书。如今,儿子圆了老王的军营梦,穿上了军装,在部队服役。
2005年,灌云县人武部加强对开山岛的文化建设,每个月报纸杂志会和物资给养一起送上岛,老王和我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外界信息。我俩都很喜欢看《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和《解放军画报》,虽然我们看到时很多内容已经“过时”,但既然是守岛的民兵,就得多了解国防建设发展。读得多了,我们也觉得自己更有“兵”味了。
又过了几年,我俩守岛的事被更多的媒体关注,军报也陆续进行了一些相关报道,刊发过《海天“夫妻哨”》《再访开山岛民兵夫妻哨》等文章。渐渐地,不少单位和个人慕名登岛参观见学。老王和我既感到荣幸,又觉得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愈发认真地阅读军队的报纸杂志,希望缩短我们和“兵”之间的距离。
2018年7月27日,老王在岛上执勤期间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他的事迹。军报记者上岛深入采访,刊发了多篇稿件,报道了我俩《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守着心中的“开山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故事,留存了我可以回忆半生的有关老王的珍贵记忆。
从1986年第一次捧起军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39年。感谢军报在我和老王共同守岛的32年里,陪伴我们度过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为我们拉直心中“民兵是不是兵”的问号。如今,守在岛上再也不用看“过时”的新闻。我和其他民兵可以直接用手机登录客户端阅读浏览报纸,非常方便快捷。不少守岛民兵都曾当过兵,他们常说,虽然现在退役了,但退役不褪色,还要以民兵身份守卫祖国的海疆。他们还关注了“中国军号”等军队新媒体账号,时常浏览官兵们在戈壁高原、万里海疆巡逻站岗的故事。有时看到自己守岛的经历也被媒体报道,他们别提多开心了。
2023年8月的一天,守岛民兵孙存东告诉我:“王大姐,前两天的《解放军报》,用一个版登了咱们哨所民兵的故事,其中专门提到了我,还发了我的照片。我要把那张报纸好好珍藏起来。”
如今,第八批轮值民兵已上岛常态值守。守岛的时候,我也会和其他民兵一起读读报,总感觉老王好像还没有离开,还在岛上和我们一起巡逻。作为一名守岛老民兵,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国防力量越来越强大,祝福军报越办越好。
(李弘非整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林和立
摄
fi11cnn实验室免费2023使用指南详解官方版下载-fi11cnn实验室免费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