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2025-11-10 09:06:29
每经编辑|陈嘉映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写在前面
忠诚是流淌在血脉中的赤诚,是跳动在胸膛里的火焰。
悠悠中华史,忠诚重千钧,它既是个人修齐治平的价值坐标,更是家国社稷稳如磐石的根基所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忠诚”这一古老命题崭新的时代内涵,并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将其淬炼为独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标识。
习主席强调:“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新征程上,持续深化政治整训,就是要在不断统一思想、校正方向、整齐队伍中,教育引导广大官兵自觉将忠诚化为强国强军的实际行动,时刻听从党的号令,一心一意发展党的事业,一言一行严守党的纪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一个民族的赓续传承,还是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无论是一个政党的建设推进,还是一支军队的攻坚克难,都离不开道德的滋养与支撑,而忠诚无疑是道德殿堂中最深厚的底色。“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智,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曰忠而成也。”
——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自古以来,“忠”因其正直不偏之义,不仅被看作个人修身之要,更被定位为天下之纲纪、义理之所归。
从《论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到《左传》的“临患不忘国,忠也”,忠诚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
善莫大于作忠,忠诚如丹不可夺赤。历经岁月洗礼,忠诚的内涵虽跨越时代不尽相同,但“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品格永远不会变。
——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人们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来赞誉共产党人,这种“特殊材料”正是用忠诚品质淬炼而成的。
于共产党人而言,忠诚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融入共产党人灵魂的赤诚基因。
岁月更迭,本色不移;时光流逝,忠诚不改。忠诚,从不是浮于表面的表态,而是灵魂深处的坚定;从不是讲条件的选择,而是毫无保留的奉献。
从“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凛然,到“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笃行,一代代共产党人以忠诚为魂攥指成拳,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忠诚,是革命军人的灵魂底色。
人民军队党缔造,人民军队忠于党。
对党忠诚,是人民军队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是历久弥坚的不变军魂。
天津战役中,旗手王玉龙用头和右手死死顶住战旗,像雕像一样屹立在天津城头,“腿被打断了,跪在那里,人倒红旗不倒;胳膊又被打折了,他便用头顶着……”这支军队的忠诚,从来都不惧任何枪林弹雨。
在一次边境作战中,20岁的韦昌进全身多处负伤,左眼失明,身边的战友相继倒下。他毅然用报话机向上级呼喊:“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这支军队的忠诚,从来都是无惧生死的慷慨凛然。
党旗所指,就是军旗所向。正如一位老红军所说:“我们那时候,对党的忠诚是刻在骨头里的。”这种深入骨髓、刻入灵魂的忠诚,正是人民军队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
新征程上,每一名革命军人当自觉投身政治整训,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锤炼忠诚品格,在担当强军重任中彰显价值追求,在坚守清廉本色中树立良好形象,不断续写人民军队忠于党的崭新诗篇。
二
对党忠诚,绝非一时选择,而是对崇高信仰至死不渝的守望;绝非空洞表白,而是见于风浪考验面前的勇毅承当。
——始终忠于党的信仰。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战火硝烟下的旧中国,各种主义相互碰撞和交锋,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唯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走出苦难、摆脱奴役压迫指出了光明之路,唯有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告别屈辱、走向复兴的中流砥柱。
李大钊就义前,在绞刑架下慷慨陈词:“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这是共产主义先锋的深邃远见,也是中华优秀儿女对信仰的忠贞告白。
冬日的阳光总是带着一种特殊的温度,不炙热,却足够温暖,像母亲的怀抱,轻轻拂过脸颊。当這金色的光辉洒进客厅,将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晕之中时,家里最寻常的角落,也能瞬间化作最动人的風景。而此刻,这份风景的主角,是我的妹妹,还有一个,就是我。
我们不像往常那样,或是忙碌于各自的学业,或是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今天的冬日午后,似乎被施了魔法,所有喧嚣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妹妹,这个活泼得像只小麻雀的丫头,此刻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蜷缩在我身旁。她的头发散发着淡淡的洗發水香气,小小的脑袋倚靠在我的肩膀上,鼻尖时不時地蹭着我的衣服,发出满足的轻哼。
而我,则像一个称职的“护卫”,小心翼翼地将一条厚实的绒毯,轻輕地盖在我们的身上。这条毯子,是我们家里的“宝藏”,它柔软得像云朵,厚重得像拥抱,每当寒风呼啸,它都能為我们抵挡住外界的寒冷,带来丝丝暖意。此刻,它将我们紧紧地裹挟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温暖的“二人世界”。
我们假装在看电视。電视屏幕上播放着什么,其实早已不重要。或许是动画片,或许是纪录片,又或许,只是某个频道随机播放的节目。关键在于,我们共同分享着这份时光,这份宁静,这份默契。妹妹的眼睛,此刻没有了平日里调皮的光芒,而是带着一种恬淡的满足,偶尔会随着屏幕上的光影轻轻转动。
我则会配合地“嗯”一声,目光也顺着她的小手指望去,虽然我知道,我真正关注的,是她指尖触碰到的,是她眼底流露出的好奇与快乐。有时候,她会用小手抓住我的衣角,用力地拉扯,仿佛想把我拽进她的小小世界。我便会顺势低下头,看着她那張写满稚气的脸庞,然后,她会给予我一个最纯真的笑容,那笑容,比冬日的阳光还要灿烂,瞬间就能融化我心中所有的烦恼。
客厅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静谧而又温暖的气息。窗外的寒风在呼啸,但在这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被阳光和爱意包裹的避风港。毯子的温度,妹妹的体温,再加上电视屏幕散发出的微弱光芒,共同交织成了一幅温馨而又动人的画面。这种“假装”看电视的时光,是我们兄妹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它不是真的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在这忙碌的生活中,為彼此留下一段纯粹的、没有杂质的亲情時光。
我喜欢这样的時刻,喜欢看着妹妹在我身旁,那样安心、那样依赖的样子。我知道,她把我当作她的依靠,而我,也愿意成為她永远的港湾。我会在心里默默地想,等她长大了,她是否还会记得,有这样一个冬日的午后,哥哥陪她,在客厅的沙发上,盖着厚厚的毯子,假装看电视,而内心,却装满了对她的爱意和呵护。
这不仅仅是关于看电视,更是关于“在一起”。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懂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忽略了,最珍贵的,或许就是这样一段纯粹的、静谧的、充满温情的陪伴時光。妹妹的依偎,毯子的温度,客厅的暖阳,電视的声响,这一切,都构成了这个冬日午后最美的注脚。
我轻轻地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妹妹能够更舒服地靠着我。我能感受到她细微的呼吸,感受到她身体的轻微起伏。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牵动着我的心。我甚至能想象出,此刻,我们就像两只依偎在一起的小动物,在温暖的洞穴里,享受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安宁。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低头,在她柔软的發顶上印下一个轻吻。她会迷迷糊糊地“嗯”一声,然后更深地钻進我的怀里,像一棵依附着大树的小草,汲取着我给予的温暖和安全感。我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它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哥哥,更是一个守护者,一个能够为她遮風挡雨的人。
电视里的画面还在继续,但我知道,对于我们来说,屏幕上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背景,一个让我们能够心安理得地,就这样静静地依偎在一起的理由。真正的画面,是我们紧密相连的身躯,是我们共同呼吸的节奏,是我们之间无声的交流。
冬日的寒冷,仿佛都被這客厅里的暖意驱散了。我能感受到妹妹身上散发出的,一种纯净的、属于孩子特有的温度。这种温度,通过毯子的传递,也温暖了我。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需要被哥哥保护,被哥哥怀抱的年纪。
我想,这就是亲情最美好的模样吧。没有華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安排,只是最自然而然的依偎,最简单纯粹的陪伴。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冬日午后,在这样一个寻常的客厅里,我们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诠释了“家”的意义。它不是一张桌子,不是一间房子,而是,当你在需要温暖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人,愿意伸出手,给你一个拥抱,一张毯子,一个假装看电视的理由。
我悄悄地环抱着妹妹,感受着她的重量,感受着她细微的喘息。我希望,這样的时光,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我知道,这是一种奢望,但即使如此,我也愿意珍惜当下,珍惜这难得的、属于我们兄妹俩的温馨时光。
我低头看着妹妹,她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了。小小的眼睛半眯着,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忽闪忽闪的。她的呼吸变得更加轻柔,身体也放松了下来,完全沉浸在一种安全、舒适的状态中。我能感受到,她在我怀里,找到了属于她的安宁。
电视屏幕的光影在她脸上輕輕跳跃,勾勒出她精致的小脸轮廓。我轻轻地用手指描摹着她的眉毛,感受着她皮肤的细腻。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在我身体里流淌的,那份与我血脉相連的親情。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的存在,而变得如此完整。
我并没有刻意去扮演一个“好哥哥”的角色,我只是,自然而然地,想要给她我所能给予的一切。包括这份温暖,這份安全感,以及,这份只属于我们之间的、无声的默契。当她熟睡的时候,我甚至会放轻呼吸,尽量不打扰到她。她靠在我身上,就像一个小小的、熟睡的小婴儿,讓我心中充满了保护欲。
客厅的窗户已经被冬日的暮色笼罩,光线逐渐黯淡,但屋内依然温暖如春。电视里的声音,此刻显得更加遥远,更加不真实。我甚至觉得,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于世的次元,只有我和妹妹,只有这份温暖,这份陪伴。
我想,或许这就是“假装”的意义。我们假装在看電视,是为了讓这个沉静的午后,多一份“正在发生”的理由。我们假装对電视内容很感兴趣,是為了让這份陪伴,多一份“共享”的体验。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真正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并不是屏幕上的内容,而是彼此的存在,是这份触手可及的温暖。
這种温馨的家庭时光,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多么的奢侈。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被各种各样的任务压迫,很少有机会,能够这样纯粹地,与家人共度一段時光。而我的妹妹,她不懂得这些复杂的道理,她只是,用她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她对我的喜愛,对这份時光的享受。
她的手指,依然无意识地抓着我的衣角,仿佛生怕我突然消失一样。我能感受到她指尖传来的力度,那是一种纯粹的信任,一种全然的依赖。這份信任,讓我感到沉甸甸的,也让我感到,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我輕轻地将毯子往上拉了拉,为她遮住露在外面的小胳膊。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希望,她永远都能感受到这份被呵护、被关爱的温暖。
我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我生病的时候,也是這样,被父母紧紧地抱在怀里,盖着厚厚的被子,感受着家人的关愛。而现在,我成为了那个给予温暖的人,我的妹妹,成为了那个需要被保护的人。時间的流转,生命的延续,就这样,在一次次的陪伴中,悄然传递。
电视里的节目,似乎进入了一个高潮。各种声音、畫面交织在一起,但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身旁的妹妹身上。我喜欢看她安静的样子,喜欢看她熟睡的样子。那是一种,只有在最放松、最安心的状态下,才会流露出的,最纯粹的表情。
我甚至开始想象,当她长大成人,回想起这个冬日的午后,她会有怎样的感受?是否还会记得,哥哥是如何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如何用毯子将她紧紧地包裹,如何静静地陪她“看”電视?我希望,这些画面,能够成为她心中,一份温暖的回忆,一份关于親情的,最美好的印记。
我轻轻地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她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似乎做了什么美梦。我猜,她或许梦到了,我们一起玩耍的场景,或许梦到了,我们一起分享零食的快乐。无论是什么,只要是能让她快乐的,我都愿意。
我靠在沙发上,感受着妹妹的重量,感受着毯子的温暖,感受着客厅里流淌的,那种静谧而又浓郁的亲情。我突然觉得,这就是幸福。幸福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午后,与最亲的人,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存在,感受着这份无需言说的爱。
我知道,这样的时光,总会过去。她终将长大,会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世界。而我,也终将步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但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珍惜,此刻,在客厅里,与她一起度过的,这份温馨而又暖意的家庭时光。
当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客厅染成一片金黄,我也知道,這个美好的午后,即将落下帷幕。妹妹,也慢慢地苏醒过来。她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然后,抬起头,看向我。
她的眼神里,依然带着几分慵懒,但更多的是一种满足和依赖。她紧了紧抓着我的衣角的手,然后,给了我一个,比之前更加灿烂的笑容。
我笑着,将她搂得更紧一些。我说:“你想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我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有很多个,這样的冬日午后,等待着我们去共同度过。而这一次,她假装看电视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属于我们的,关于爱和陪伴的故事,却刚刚开始。
客厅里的暖意,仿佛随着我们的心跳,一同跳动着。这份温馨,这份暖意,将伴随着我们,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也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回忆。
1922年,担任滇军高级将领的朱德历经千辛万苦在上海找到了党组织并要求入党,由于身份和经历等原因被婉拒,但他没有放弃,远赴德国找到周恩来,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征程,在生命最后一刻留下了“革命到底”的嘱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岩石上的,而其他的一切都颠簸在时间的波浪上。”一路走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靠的就是对党的信仰的笃信笃行。
——始终忠于党的组织。
一滴水汇入江河才有力量。党组织是党员的政治归属,有了组织,共产党员就有了坚强依靠。
1931年,井冈山老区贫苦农民贺页朵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下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虽有不少别字,却镌刻下这位农民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
长征路上,29名负伤掉队的红军官兵围坐在篝火旁,某团三连副连长李玉胜提议: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在“草地党支部”的带领下,官兵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党中央身边。
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把个人置于党的组织之中和领导之下,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德,持续淬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始终忠于党的事业。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忠诚,是对组织安排的坚决服从。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决定调任贺龙负责陕甘宁、晋绥两个边区的后方工作,支援西北解放战争。作为一名一辈子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面对组织这一安排,贺龙认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切都要听党的,怎样有利于战争就怎样安排。
忠诚,是为了革命事业不计得失。
1947年,重庆川东地下党需要一大笔经费购买枪支弹药。王朴劝说母亲金永华变卖了自家田产,折合黄金2000两,全部交给了党。后来重庆解放,金永华拒绝了市政府同志拿来的银行汇票。1984年,84岁的金永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说:“我现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了,我可以放心地去见我的儿子了。”
忠诚,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
黄海前哨开山岛荒无人烟,王继才带着妻子王仕花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没有淡水、没有电、没有新鲜时蔬的孤岛上,一守就是30多年,与天斗、与蚊虫斗、与风浪斗,从未打过“退堂鼓”,为的就是一句“我答应过组织来守岛”的诺言。
三
一颗丹心永向党,矢志不渝跟党走。
从南昌城头的一声惊雷,到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解放战场,再到新时代“最美逆行”的抗疫斗争前沿……人民军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披荆斩棘,造就了千千万万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将士。“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成为熔铸于一代代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血液中的坚定信念。
反观那些贪腐分子,嘴上喊着对党忠诚,私下却大搞阳奉阴违、权钱权色交易,说一套、做一套。这种对党不忠诚、对组织不老实的“两面人”,彻底背离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严重损害党和军队的形象。广大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被查处的腐败分子为反面教材,深挖毒源病根,强固忠诚品格,着力警心策行,以过硬作风和形象感召带动部队。
时间的针脚永不停歇,新时代的忠诚考验仍在继续。
“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习主席的谆谆告诫时刻提醒我们,忠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必备素养中,忠诚是“1”,其余都是“1”后的“0”。
——“绝对”诠释了忠诚的唯一性。
“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这既是胜利的启示,也是历史的镜鉴。共产党人、革命军人所讲的忠诚,是唯一的、纯粹的。
这个“唯一性”,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贺锦斋在家书中写下“吾将吾身献吾党”的义无反顾;
这个“唯一性”,是黄麻起义领导人程昭续面对敌人威逼“要头还是要共产党”时,“要的当然是共产党”的斩钉截铁;
这个“唯一性”,是陈赓被捕后面对蒋介石送来的委任状,“此衣不能穿,此帽不能戴,此官不能当”的不为所动;
……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新时代的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要谨记,忠诚度上倘若欠缺1%,很可能成为信念滑坡的第一块“石子”、政治变质的第一个“分子”、敌人撕开的第一道“口子”,必须把“绝对”二字刻入灵魂、见于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立起政治操守的最高标准,时刻做到对党全心全意、毫无保留。
——“绝对”诠释了忠诚的彻底性。
忠诚向来金石贯,勋烈遂将天壤并。在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基因血脉里,对党忠诚是彻底的奉献,是一以贯之的坚守。
在黑云压城的白色恐怖下,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靠的就是对党忠诚的彻底性。
许国忠诚切,谋身宠辱轻。和平年代,少了生死考验,忠诚的彻底性更多体现在平常岁月中的砥砺坚守。
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里,焦裕禄那把被顶出窟窿的藤椅,见证了他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的日日夜夜,至死仍然惦记着党交给的工作。
张富清的旧皮箱里,军功章和报功书见证了他的赫赫战功,老英雄60余载深藏功名诠释着他对党的赤胆忠心,是无怨无悔的付出,是始终如一的奉献。
新时代的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要谨记,对党绝对忠诚不是表面的附和,而是内心的笃定。它体现在无人监督时的自律自省,体现在利益诱惑前的自警自醒,始终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绝对”诠释了忠诚的无条件性。
对党不讲条件、不谈价钱,是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讲忠诚应有的样子。这忠诚如磐,即便万险千难,党有指示,虽万死不辞。
1950年,为完成党赋予的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新疆军区某部先遣连官兵面对高寒缺氧、补给断绝的恶劣条件,不畏艰险、义无反顾,以惊人的毅力跋涉千里,每一步都是与死神作斗争,最终胜利进军藏西北高原。
1968年,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失事,最后关头他和警卫员用身体护住了绝密文件。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归国,在青海高原的帐篷里与同事用算盘计算数据,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忍受着饥饿与严寒。当组织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只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新时代的共产党人、革命军人要谨记,对党忠诚必须无条件,党让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党不允许干的就坚决不干,决不能讲价钱、打折扣、搞变通。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利益考验面前,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的指挥。
四
壮风吐虹蜺,忠诚贯日月。从战火硝烟到建设热土,革命军人的忠诚底色从未改变。
每当重大历史关头、重要历史阶段,我们党都通过政治整训解决突出问题,革除消极因素,注入政治灵魂,使人民军队统一思想、校正方向、整齐队伍。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丹心向党、听令景从,是新时代革命军人最响亮的回答。
——新时代的忠诚答卷,写在看齐追随的矢志不渝里。
一个没有领导权威的政党难以形成统一意志谋发展,一支没有指挥中枢的军队难以步调一致向前进。看齐追随,镌刻在人民军队血脉基因里,是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
从党的七大前夕“向党的中央基准看齐”,到新时代的“两个确立”,看齐追随始终是保持人民军队整齐划一、号令贯通的根本所在。
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告诉我们,“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本,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胜利之源,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广大官兵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中。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认同上。面对“铸魂”与“蛀魂”的现实较量,面对绝对忠诚与“亚忠诚”“伪忠诚”的比拼博弈,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深学深悟、笃信笃行,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确保始终忠诚如一、信念如磐。
——新时代的忠诚答卷,写在克敌制胜的砥砺奋进里。
忠诚是扛在肩上的责任。军人因战而生,军队为战而建。对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打赢贡献率有多大,忠诚的纯粹度才有多高。
在实战实训的演兵场,在抗震救灾的废墟上,在维和护航的冲锋里……新时代人民军队以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诠释对党忠诚。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对党忠诚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对新时代革命军人而言,这实践就是谋打仗、为打赢,必须强化备战打仗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备战打仗聚焦用劲,把战斗力标准贯穿练兵备战全时段、强军实践全过程,努力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利刃精兵。
——新时代的忠诚答卷,写在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中。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对党绝对忠诚,既需要内在自觉,又需要外在约束。
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进入乌蒙山区后被敌重兵包围,危急关头,部队下令隐蔽行军突围,1万多名红军官兵严守不点火把、马蹄裹布的行军纪律,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军缝隙中钻了出去。
解放上海后,部队坚守入城纪律,以“胜利之师睡马路,南京路上不扰民”塑造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光辉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从长津湖冰雪中不朽的“冰雕连”,到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从赢得“军政纪律过硬”赞誉的“硬骨头六连”官兵,到时刻牢记“纪律就是政治,形象重于生命”的驻香港部队官兵……恪守铁纪铁律的基因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使我军在令行禁止中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习主席深刻指出:“人民军队必须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新时代革命军人要大力传承弘扬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不仅把纪律规矩当作“紧箍咒”“高压线”,更要看成“护身符”,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确保对党绝对忠诚的刚性保障,时常拿起政治纪律这个“铁扫把”打扫思想灰尘,拿起政治规矩这把“硬尺子”衡量行为偏差,以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确保始终对党绝对忠诚。(窦道琴 徐亚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瑞英
摄
茶杯狐cupfox官网-努力让看电影电视剧变得简单-免费追剧入口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