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琳 2025-11-10 11:11:58
每经编辑|李柱铭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本报记者 付丽丽
绿色的青稞苗随风摆动,与远处皑皑雪山、层层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高原独有的田园画卷……这是记者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农业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看到的情景。
林周,在藏语中意为“天然形成的沃土”。林周县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综合示范县、拉萨第一产粮大县与第二牧业大县,素有“拉萨粮仓”之称。在这里,农业自动气象站矗立在田间地头,随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雨量等要素。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农耕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西藏高原农业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近日,记者随中国气象局“‘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采访团,探寻气象工作赋能雪域高原绿色产业的创新实践。
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青稞在西藏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在高海拔地区适应性最广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不同生态区的青稞品种呈现出显著差异:阿里高寒地区品种早熟、粒大,林芝河谷区域的品种穗大粒饱。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种质库保存了6000余份青稞种质资源,其中有4300余份都在这块试验田里进行精准鉴定和评价。”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达瓦顿珠说。
达瓦顿珠介绍,气象工作在青稞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保护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在数据精准化方面,气象部门在基地部署了微型气象站,实时监测田间温湿度、光照强度、降水频率等12项关键指标。这些数据与青稞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节点的相关性,为品种适应性研究和生态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灾害预警方面,2024年,气象部门通过模型提前预测到晚霜冻风险,并及时采取了熏烟防冻措施,保住了部分试验田。
“我们进行的‘冬青稞高海拔区域的培育和种植’实验,传统意义上,在海拔3800米以上区域无法实现,但结合林周县区域冬季最低气温分析,目前我们突破限制,在林周县开展了耐寒亲本的鉴定和选择,部分材料表现良好。这个结果为今后冬青稞品种改良、西藏青稞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达瓦顿珠说。
2023年,拉萨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联合林周县气象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实施了林周县培育高产青稞种植试验研究项目。
拉萨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副站长、正高级工程师次仁多吉介绍,该项目旨在更好地将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用于林周县青稞等农作物种植与合理生态布局。通过分期种植试验,项目分析每个发育阶段作物的生长与气温、降水、日照等相关因子的关联性;通过林周县历史气象数据分析及不同海拔分期播种,判断林周县的雨季集中期与青稞需水关键期是否吻合,从而确定青稞的最佳播种时间。
2024年,基于精准的气象预测结论,当地政府将青稞播种期提前10—20天,有效提升了热量资源利用效率。经测算,青稞亩均增产5%—8%。林周县强嘎乡村民普琼感慨:“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听气象指导,打工种地两不误。”
当自由的种子在荷兰的土地上萌芽:一部部直击心灵的青春教育纪录片
荷兰,一个以其自由、开放和前瞻性思维闻名于世的国家,在青少年教育领域更是走在世界前沿。这里的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场关于生命、成长和尊严的深刻对话。而那些记录着荷兰青春期教育实践的纪录片,就如同最真挚的镜头語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其独特教育哲学的大门。
它们不回避敏感话题,不惧怕直面青春期的种种迷茫与挑战,而是以一种近乎于“看见”的方式,呈现出青少年在成人世界中的挣扎、探索与绽放。
打破禁锢,拥抱真实——荷兰性教育的“无声胜有声”
谈到青春期,性教育无疑是最绕不开的话题。在许多文化中,這仍是一个被羞耻、尴尬和沉默笼罩的领域。荷兰的纪录片却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态,将性教育描绘成一项关乎健康、尊重和负责任的生命教育。
想象一下,在一部纪录片里,你會看到荷兰的初中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坦然地讨论生理发育、情感关系、避孕知识,甚至包括网络性安全和同伴压力。这并非是刻板的课堂讲授,而是充满互动、鼓励提问的对话。影片中,老师们并不扮演说教者的角色,而是像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用平实、科学且不带评判的语言,解答孩子们心中的疑惑。
他们鼓励孩子们去了解自己的身体,去认识到性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命的一部分,需要被健康、理性地对待。
一些影片更是深入到家庭内部,记录了荷兰父母如何与子女就性话题进行沟通。令人惊讶的是,许多父母并非“避而不谈”,而是主动创造机會,以适合孩子年龄和理解能力的方式,開启关于身体、情感和关系的话题。他们并非要“指导”孩子如何性行為,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信息和支持,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做出明智、负责任的选择。
这种沟通方式,建立在深厚的信任和尊重之上,让青少年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而非被审视和被评判。
更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性教育并不局限于生理层面,它更强调情感的连接、人际关系的尊重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纪录片中,孩子们被引导去理解“同意”的含义,去认识到“不”的權利,去分辨健康的亲密关系与不健康的关系。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性观念,从而避免潜在的風险,并最终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有尊严、有愛的关系。
这些纪录片所展现的荷兰性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普及,而是一种将性视为生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它打破了長久以来存在的禁锢,讓青少年能够在真实、开放的环境中,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感。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负责,也是对社会未来负责的体现。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荷兰,看到这些纪录片中所传递的勇气与智慧,不禁会思考,我们是否也能从中汲取灵感,为我们自己的下一代,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健康、充满尊重的成长环境?
超越课堂,拥抱世界:荷兰青春教育纪录片中的多元探索与自我觉醒
除了在性教育方面展现出的前瞻性,荷兰的青春期教育纪录片更在引导青少年认识自我、理解社会、融入多元世界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视角。这些影片不只聚焦于学校和家庭,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舞臺,鼓励青少年去探索、去體验、去發现属于自己的独特性。
“我”的形状,世界的颜色——自我认同与社会融入的双重奏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青少年都会经历一个“我是谁?”的追问。荷兰的纪录片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它们不回避青少年可能面临的身份认同的困惑,无论是关于性别、性取向,还是文化背景、个人兴趣。影片中,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青少年,他们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运动健将,有的是科技愛好者,有的是在探索自己不同于主流的性取向。
教育者和家庭的角色,并非是简单地“定义”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去挖掘内心的声音,去尝试不同的角色,去认识到每一种“不同”都是独特而宝贵的。
例如,一些纪录片会展现荷兰学校如何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让青少年在其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培养自己的兴趣愛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和认同感。這种“赋權”式的教育,让青少年在參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荷兰的教育体系似乎格外重视青少年对社會议题的參与和理解。纪录片中,你会看到学生们参与到社區服务、环保活动、甚至政治讨论中。学校鼓励他们去关注社会问题,去思考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責任,去形成自己的独立見解。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渊博的学生,更是有责任感、有公民意识的未来社会栋梁。
荷兰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教育体系在促进文化融合方面也颇有建树。纪录片中,你会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在同一个運动场上挥洒汗水。教育者们努力营造一个包容、平等的环境,鼓励学生去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去学习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和谐共处。
这种“跨文化”的教育,讓青少年从小就具备國际视野和同理心,为他们未来在全球化浪潮中立足打下坚实基础。
荷兰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常常成为纪录片关注的焦点。学校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挑戰權威,通过合作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种教育理念,旨在让青少年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
当好虫草山的“生命护卫队”
那曲,西藏的“北大门”。这里是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从5月份进入雨季起,近15万名农牧民,就如候鸟迁徙般陆续汇聚于此,只为寻找那珍贵的冬虫夏草(以下简称“虫草”)。
虫草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5月下旬到6月中下旬,仅有45天的采挖黄金期,但这段时间也是青藏高原雷电多发、频发期。超高海拔的山坡上没有树,人就成了最容易遭遇雷击的“目标”。如何在促进群众增收和保障安全之间寻找破局之法,成为气象服务那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在那曲市,气象部门开展了“3162”递进式气象服务和“1231”递进式雷电预报预警服务,实现生效时段上的递进更新,使预报预警范围更精准,能在“生命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经济生产活动。
预报预警信息如何能真正送到群众手中?针对“最后一公里”问题,2025年,那曲市气象局还通过与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合作,在重点虫草采挖区域进行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工作人员通过发布平台,对照雷电发生概率较高的区域,只需要在地图上画一个圈,鼠标一点,圈内所有人员的手机都能收到预警信息。
同时,气象部门还对地方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叫应”服务,并对采挖区的驻村干部等进行“闪信”强制提醒。针对只能听懂藏语的农牧民群众,驻村干部会将收到的信息译成藏语,再通过语音发在本村虫草采挖的联络微信群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照
摄
原神纳西妲坐旅行者的胡萝卜什么梗-含义词-坐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