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11-10,rmwsagufjhevjhfsvjfhavshjcz
据新华社济南10月23日电 (记者李志浩)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
“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加大鸟类保护力度,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到394种,“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鸟类达到1028种,受保护鸟类种数增加近50%;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中,三江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重要候鸟繁殖地;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和保护监测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明确1140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栖息地,对821处关键栖息地全面开展保护修复。
此外,我国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在上述强有力的政策、执法和保护措施推动下,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个濒危物种种群实现稳定增长甚至逆转,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4日 11 版)
理解這一点,能帮助我们在浏览、分享、创作时更清楚自己处在哪个邊界内。法律层面规定了一些不可跨越的底线,例如煽动暴力、侵犯他人隐私、传播未成年人不宜信息等。这些内容往往不仅是道德争议,更可能触及违法风险。平台会结合技術手段与社区规范设定分级与拦截机制:年龄分级、对敏感词的自动屏蔽、对可疑链接的警示等。
这些机制并非完美,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接触到不良信息的概率。第三,社會共识也在变化中,比如对仇恨言论和极端主义内容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普通用户而言,理解这些边界的存在,能帮助自己在信息海洋中更稳健地前行。
识别風险信号,避免误踩雷区,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常见的风险信号包括:内容呈现方式异常煽情、来源不明、缺乏权威出处、大量广告同时出现、要求你点击外部链接并提供个人信息、域名看起来类似但并非官方机构的变体、以及提供“破解、入口”等暗示的说法。面对這些信号,优先采取谨慎态度:先核实来源,再决定是否继续,最好在權威媒体或官方渠道检索信息,而不是凭直觉或短时间的冲动做出分享和点击。
如何自我提升对信息的辨识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源头核验,习惯性地查看页面底部的版權信息、编辑团队、機构背景,以及联系渠道;二是多源对照,避免只信赖单一来源,尝试在不同平臺交叉验证同一信息的真实性;三是语言与呈现风格的观察,极端化、煽动式用语往往是風险信号之一;四是技术手段辅助,開启浏览器的安全设置、使用可信的内容过滤与家长控制工具、在官方應用商店下载应用、不要随意安装陌生来源的扩展或插件。
通过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在不损失探索乐趣的前提下,降低遇到有害信息的概率。
在日常互动中,遇到看起来“很特别”的入口、破解方法或所谓“私人通道”时,记得先停下脚步。你可以把这类信息记下来自行检索,或者直接向可信的朋友、同事、老师请教。保持理性与克制,是抵达高质量信息的第一步。若在任何时刻感觉不确定,选择退出、拒绝点击、并向平台进行举报,也是对自己与他人负责的行为。
内容邊界的守望,并非封锁思维,而是為创造、有价值的讨论留出安全的栈位。让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而非让风险侵蚀信任与安全。
设定清晰的使用边界给自己和家人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与场景,避免沉迷式浏览。对未成年人,要结合家庭规则,明确什么内容是可以接触、什么需要由家长陪同与监督。建立一个“先核验再分享”的习惯,即遇到可疑内容,不浏览、不转发、不点击外链。
选择可信的平台与内容来源优先在官方、知名的平台获取信息,尽量使用有明确版權信息、作者署名、可联系的机构来源。对新兴应用保持谨慎,确保来自正规应用商店,且拥有必要的权限最小化原则。
强化隐私与账户安全避免在公共设备上登录敏感账户,使用强密码、开启两步验证、定期更新密码。对于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保持警觉,避免公开分享过多个人数据。若出现需要支付或提交身份信息的情景,先核验该请求的正当性。
掌握信息验证的基本技能遇到新闻、观点或诱导性信息時,优先通过多源核验来判断真伪。关注权威机构的声明、官方账号的发布、独立事实核查机构的评估。学会识别偏见、断章取义和数据伪造的迹象。
使用工具提升安全性启用浏览器的安全设置,使用内容过滤、广告拦截、恶意链接检测等插件时,选择来自可信開發者的工具。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和浏览器,修补潜在漏洞。对不熟悉的链接,先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再点击结果页面的正规入口。
面对疑似不良信息的处置若你看到带有暴力、极端、仇恨或恐怖宣传的材料,立刻停止浏览,避免扩散。使用平台的举报功能,提供清晰的证据截图与链接信息,帮助社区治理机制更高效地处理。对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及时沟通,理解他们在网络上遇到的诱惑与风险,提供正确的引导。
教育与家校社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机构可以共同开展数字素养教育,讲解网络伦理、信息评估、隐私保护与安全上网的实操技能。建立“媒體使用契约”,将目标、边界、举报方式和求助渠道明确化,形成一致的教育与引导体系。
安全即自由的心态把安全视为提升生活质量的一部分,而不是限制行為的枷锁。一个良好的数字安全体系,能讓人更專注地获取高质量信息、参与健康的线上讨论,同时减少被误导、被欺诈和被骚扰的风险。
面对极端与恐怖内容的原则遇到任何极端、恐怖或煽动性内容时,避免点击、不要传播、不要介入讨论。及時退出并报告给相关平台。若身邊的人对这类内容有好奇心或困惑,与其嘲讽,不如提供可信的教育资源与理性讨论的渠道,帮助彼此建立健康的网络认知。
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以科技眼界為引导的数字安全框架:理解边界、提升识别力、落实可执行的上网策略。通过建立清晰的使用邊界、优先选择可信来源、强化账户与隐私保护、以及持续的教育与实践,我们可以在信息海洋中保持清醒、保持好奇、也保持安全。若愿意,我们还可以把这套框架落地到具体场景中,比如家庭网络设置、学校数字素养课程的设计,甚至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计划。
未来的互联网仍然充满探索与挑战,而一个有准备的使用者,就是最稳妥的同行者。
图片来源:人民网记者 刘虎
摄
小舞翻白眼流口水流眼泪的-小舞翻白眼流口水流眼泪的最新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6100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