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首页

4秒看懂家用摄像头被盗600部网友感叹这年头连监控都不安全真是的

当地时间2025-10-18

一、事件回顾:4秒失守,600部摄像头如何被“一键窃取”?

近日,一则“家用摄像头4秒内被盗600部”的新闻引发全网哗然。某安全研究团队演示了通过漏洞攻击,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入侵家庭监控设备,实时获取他人客厅、卧室甚至婴儿房的画面。网友纷纷惊呼:“这年头连看家的眼睛都成了别人的眼睛!”“装监控本来图个安心,结果反而更闹心了……”

这类事件并非孤例。早在2022年,就曾有黑产团伙通过弱口令、默认端口或未修复的固件漏洞,控制数万台智能摄像头,并将偷拍内容明码标价售卖。受害者往往直到隐私被曝光至色情网站或敲诈勒索电话上门时,才后知后觉。

漏洞从何而来?

厂商“图省事”埋雷:许多中小品牌为降低成本,使用通用固件或开源代码,却未及时修补已知安全漏洞,甚至保留默认账号密码(如admin/123456)。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不少人买回摄像头直接插电即用,从不修改初始密码、不更新固件,甚至将设备暴露在公网而无任何防护。

传输与存储环节脆弱:部分廉价设备数据传输未加密,云存储服务器防护薄弱,黑客可中间截取或直接破解数据库。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

杭州一女子发现自家摄像头莫名转动,报警后查出已被境外IP控制长达3个月;深圳某家庭因摄像头被入侵,嫌疑人利用婴儿哭声录制音频进行电话诈骗;某电商平台卖家因仓库监控遭竞争对手窃取,商业机密全部泄露。

这些事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我们以为摄像头是“安全卫士”时,它可能正成为窥探生活的“数字窗洞”。

二、防黑指南:如何让家用摄像头真正“守护”而非“背叛”?

面对隐患,消极恐慌不如主动应对。通过以下措施,你可大幅降低设备被入侵的风险——

1.硬件选择:不贪便宜,认准安全认证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如华为、小米、萤石等),其产品通常经过更严格的安全测试。查看是否支持加密协议(如TLS/SSL)、是否获得国内外网络安全认证(如ISO27001)。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或来历不明的二手设备。

2.设置强化:十分钟搞定关键防护

修改默认密码:立即将初始密码改为12位以上复杂组合(字母+数字+符号);关闭无需功能:如不需要远程访问,则禁用UPnP和端口映射;开启加密与警报:启用端到端加密、登录异常提醒(如新设备登录短信通知);定期更新固件:设置自动更新或每月手动检查厂商安全补丁。

3.网络隔离:给摄像头一个“单间”通过路由器将摄像头划分至独立访客网络,与其他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隔离。即使摄像头被黑,黑客也难以横向渗透至你的主网络。还可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摄像头仅与可信服务器通信。

4.主动监控:学会自查“被黑”迹象若发现摄像头异常转动、指示灯无故亮起、存储容量异常减少或网络流量突增,立即断电并排查。可通过网络安全工具(如Fing)扫描设备开放端口,或登录路由器后台查看异常连接。

未来展望:安全需厂商与用户共同守护厂商应摒弃“重功能轻安全”的短视思维,建立漏洞响应机制,推行隐私-by-design设计;用户则需意识到:智能设备不是“免检产品”,主动防护与定期维护同样关键。

毕竟,家的安全感,不该轻易交付给4秒就能破防的漏洞。从今晚开始,给你的电子守门员加把“锁”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安全措施需结合设备实际功能灵活调整。

老BWBWBWBWBWBWBW的差异之处加入成都银行20年后,老将王晖提前卸任这家万亿规模上市城商行董事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