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首页

沉浸式咯咯哒vlog,记录后院养鸡趣事,带你体验捡蛋喂鸡的治愈日常1

当地时间2025-10-19vnmxcbuekgruiwerbkejtwbqwo

【初见后院小室友:从零开始的养鸡初体验】

记得第一次决定在后院养鸡,纯粹是因为疫情居家期间那股莫名的“自给自足”冲动。网购的木质鸡舍到货那天,我像个孩子拆圣诞礼物一样兴奋——尽管组装过程手忙脚乱,螺丝刀和木板散落一地,但看着渐渐成形的尖顶小屋,仿佛已经能想象到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在此安居乐业的场景。

真正迎接鸡宝宝回家是在一个春日的清晨。三只不同品种的雏鸡装在透气的纸箱里送达:一只是羽毛蓬松的澳洲黑(我给她取名“乌云”),一只是活泼好动的罗得岛红(叫“小红”),还有一只胆子最小但眼神最亮的白来亨鸡(自然成了“雪球”)。它们刚来时只有拳头大小,叫声细软得像撒娇,挤在保温灯下时简直萌化人心。

最初几周简直是新手妈妈的焦虑期:每天检查温度计、兑温水泡饲料、清理垫料……生怕它们着凉或吃不饱。但很快我就发现,鸡其实比想象中好养。它们不挑食——厨房剩余的菜叶、米饭,甚至西瓜皮都能让它们兴奋地扑腾翅膀。最喜欢看它们啄食的样子:小脑袋一扬一啄,偶尔为一条蚯蚓互相追逐,像极了幼儿园小朋友抢零食。

真正的里程碑是第28天——我捡到了人生中第一颗自家产的蛋!那是个微凉的清晨,鸡舍角落的干草堆里静静躺着一枚暖棕色的蛋,摸上去还带着体温。我几乎是手抖着捧起它,对着阳光细看,蛋壳上细微的斑点仿佛藏着整片星空。当天早餐的炒蛋格外金黄香浓,成就感爆棚的程度堪比中彩票!

渐渐地,养鸡成了我的每日治愈仪式。清晨推开后门时,三只鸡会扑棱着翅膀跑来迎接,围着我的拖鞋啄来啄去(后来发现它们只是期待我手里的玉米粒)。傍晚撒谷物时,它们低头啄食的“哒哒”声配上偶尔的“咯咯”啼叫,成了最天然的白噪音。邻居阿姨笑说我成了“鸡语者”,因为我能准确分辨出它们“饿了的抱怨声”和“下蛋后的炫耀声”。

最有趣的发现是每只鸡截然不同的性格:乌云稳重爱独处,下蛋永远挑最隐蔽的角落;小红像个社交达人,一见人就凑过来蹭裤脚;雪球虽然胆小,却最早学会跳上膝盖讨食。它们甚至认得我的脚步声——快递小哥来时会警觉地躲进鸡舍,而我出现时却会歪着头等投喂。

九个月过去,当初的雏鸡早已长成羽翼丰满的“女士们”,而我的手机相册也被它们的萌态占领:雪球在落叶堆里刨虫的专注样子、小红试图偷吃我眼镜的滑稽瞬间、乌云孵蛋时一副“生人勿近”的严肃表情……这些碎片编织成的日常,比任何减压app都来得有效。

【治愈式循环:捡蛋喂鸡背后的生活哲学】

很多人问我:养鸡不麻烦吗?当然麻烦。要防黄鼠狼偷袭,雨天得加强鸡舍防潮,偶尔还得处理鸡群打架掉毛的“家庭纠纷”。但正是这些琐碎,反而构成了某种奇妙的治愈逻辑——当你专注于照料另一个生命时,自己的烦恼反而被简化了。

每天清晨的捡蛋时刻是我的专属冥想时间。轻轻拨开干草,有时是一枚温热的蛋,有时是两枚紧挨着的“双黄惊喜”,偶尔还会发现某只调皮鸡把蛋下在了食槽里(通常是小红的杰作)。收集到的蛋我会用软布擦拭,按日期标记后收进藤篮。看着篮子渐渐填满,有种穿越回农耕时代的踏实感,仿佛触摸到了生活最本真的脉络。

喂食则是另一场沉浸式体验。当我撒出混合谷物时,三只鸡会迈着标志性的小碎步围过来,啄食时脑袋快速点动像在跳踢踏舞。它们特别喜欢啃挂着的白菜——跳着脚拉扯菜叶的样子活像在玩拔河游戏。有时我故意把玉米粒抛向空中,看它们扑腾着短翅膀尝试接住,滑稽程度不亚于马戏团表演。

季节变换中,鸡群也带来不一样的风景:春天它们热衷于啄食新长的嫩草芽,夏天躲在树荫下用翅膀扇风,秋天追逐落叶下的虫子,冬天则挤在暖灯下像毛茸茸的糯米团子。最惊喜的是发现它们居然会吃小蜗牛和蟋蟀——自带的天然害虫防治系统!

这些体验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节奏。以前周末总想着出门逛街,现在更乐意待在后院看鸡群晒太阳。朋友来访时,带他们捡鸡蛋成了保留节目,每个人手握温热的蛋时都会露出一样的惊喜笑容。甚至开发出“鸡蛋盲盒”游戏——猜今天能捡到几枚蛋?是棕壳还是白壳?有没有双黄蛋?

更深层的治愈来自于观察鸡群的社会性。它们会有小团体(乌云和雪球总是一起觅食),会通过不同的叫声沟通(产蛋前的预警声和发现食物的召唤声截然不同),晚上会本能地依次跳上栖架睡觉。这种遵循天性的简单生活,莫名让人感到平静。

如今我的vlog记录了不少神奇时刻:小红学会开简易门闩的“越狱事件”,乌云孵出流浪猫吓得炸毛的搞笑画面,雪球第一次见到雪时谨慎地用爪子试探……这些片段让网友们直呼“比追剧还有趣”。最常收到的评论是:“看你的视频后,我爸居然在阳台养了两只鸡!”

或许现代人渴望的从来不是逃离城市,而是给生活叠加一层温暖的维度。当你在键盘敲击间隙听到后院传来的咯咯声,当焦虑时蹲下来看鸡群刨土发呆,当餐盘里盛着自己收获的鸡蛋——那种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感,才是都市田园梦最真实的落脚点。

所以,要不要也在生活里养一窝“毛茸茸的治愈师”?它们不需要你精通农事,只需要一点玉米粒和很多很多的爱。

安装隆基绿能:第四季度主业或实现盈亏平衡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