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牙医 赤子板栗 , 一十二章 、茫然的孙武东【第三更】 , 姐妹...
当地时间2025-10-18
赤子板栗的启示
城市的秋天总是匆忙,落叶还未扫尽,冷风已卷着寒意钻进行人的衣领。牙科诊所的玻璃门被推开,带进一阵细碎的风铃声。孙武东站在门口,手里捏着一颗路边买的糖炒板栗,热气腾腾,却暖不透他心头的茫然。
“欢迎光临!”姐妹牙医中的姐姐林薇笑着迎上来,她声音清亮,眼神柔和,像秋日里的一缕阳光。妹妹林茜跟在身后,稍显安静,但目光敏锐,一眼就注意到孙武东微微蹙起的眉头和紧抿的嘴角——那是牙痛时人才会有的表情。
孙武东是这里的常客,不是因为牙病频繁,而是因为这里的氛围总能让他短暂地忘记生活的困顿。三十二岁,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往哪走。今天,他不过是顺路买了一份糖炒板栗,却鬼使神差地走进了这家诊所。
“板栗甜吗?”林薇一边帮他检查牙齿,一边闲聊。孙武东含糊地应了一声,板栗的甜香混着消毒水的气味,竟有种奇异的妥帖感。林茜在一旁准备器械,轻声补充:“秋天吃板栗最养人,暖胃,也暖心。”
那一刻,孙武东突然有些眼眶发酸。他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样不带目的性的话了——创业圈里人人谈利益,亲友间多是劝他“现实点”,连他自己都快忘了,生活里还有“暖心”这种事。
林薇的动作很轻,电钻声嗡嗡作响,孙武东却感觉不到疼痛。她一边操作,一边说:“牙疼的时候,人总会特别脆弱。但你知道吗?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它提醒我们,再难的时候,也要咬紧牙关。”
孙武东怔住了。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他沉寂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治疗结束后,林茜递给他一杯温水,语气平静:“你的牙齿没问题,是压力太大,夜磨牙导致的肌肉酸痛。”她顿了顿,看向窗外,“有时候,人得学会放松,像板栗一样——外壳虽硬,内里却是软的。”
孙武东捏紧了手里那颗还没吃的板栗,粗糙的外壳硌着掌心,他却仿佛摸到了某种答案。
茫然的尽头是初心
孙武东再来到诊所是一周后。这次不是因为牙痛,而是带了一袋刚炒好的板栗——他特意学了做法,炒得外壳焦脆,内里糯甜。
林薇和林茜有些惊讶,却欣然接过。午后的阳光斜照进诊所,三人坐在候诊区的沙发上,剥着板栗,话匣子也慢慢打开。
孙武东说起自己的迷茫:创业时的雄心壮志,失败后的自我怀疑,还有如今不知该重新开始还是放弃的挣扎。林薇安静听着,偶尔点头;林茜则轻轻推过一杯热茶,说:“你知道吗?我们学牙医的时候,也迷茫过。”
姐妹俩来自一个小城,当年选择牙医专业,纯粹是因为父母觉得“稳定”。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这份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要有精细的技术,更要有极大的耐心和共情力。她们也曾想过转行,直到有一天,一个小患者看完牙后悄悄塞给林薇一张画,上面写着“谢谢牙医姐姐,我不怕疼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林薇微笑,“我们治的不是牙,是人。”
林茜接过话茬,语气坚定:“就像板栗——人们只看到它硬邦邦的外壳,但它的价值在于内在的温热与甘甜。你创业的初心是什么?不是成功与否,而是你想通过它传递什么吧?”
孙武东久久无言。他想起最初想做的那个项目——一个连接传统手工艺人和现代市场的平台。那时他满心热情,想帮那些默默无闻的匠人被看见,却在中途被融资、竞争、KPI压垮,忘了为什么出发。
离开诊所时,黄昏已至。孙武东站在街角,剥开最后一颗板栗,甜香弥漫在冷空气里。他忽然觉得,迷茫如雾,但雾散之后,路还在那里。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老陈,你那边还做木雕吗?我有个新想法……”
风铃声仿佛还在耳边轻响,孙武东想,有些相遇就像一颗赤子板栗——外壳粗砺,内里却藏着一整个秋天的暖意。而迷茫的尽头,不过是初心的另一种叫法。
完整版中金:维持和誉-B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20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