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首页

周莹回乡下被爸爸抱回老家父女情深温暖人心

当地时间2025-10-18

【归途:城市霓虹下的乡愁召唤】

傍晚六点,周莹提着行李箱站在写字楼下的十字路口,手机屏幕上闪烁着父亲发来的消息:“闺女,爸在老槐树下等你。”短短十个字,让她瞬间红了眼眶。这是三年来父亲第一次主动叫她回家。

身为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的周莹,早已习惯了都市的快节奏生活。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会议室里的头脑风暴,凌晨两点的加班灯光……这些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直到上周那个深夜,她接到老家邻居的电话:“周叔前天下地摔了一跤,嘴上说没事,但我看他走路都不太利索……”

那一刻,周莹才发现自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视频通话里的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好好工作,别惦记家里。”却从未提起自己日渐花白的头发,和越来越弯的腰背。

高铁缓缓驶出城市,窗外的高楼大厦逐渐被田野取代。周莹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载她上学的日子。那时父亲的后背就像一座可靠的大山,为她挡风遮雨。

“各位旅客,周家村站到了……”广播声将周莹从回忆中唤醒。她拖着行李箱走出车站,远远就看见那棵熟悉的老槐树,树下站着的身影让她瞬间泪目——父亲果然在那里等着,但比记忆中瘦小了许多。

父亲看见她,立刻快步走来,明明腿脚不便,却还是像从前一样自然地接过她的行李箱。“爸,你的腿……”周莹话音未落,父亲就一把将她搂进怀里。这个拥抱来得猝不及防,却温暖得让人想哭。

“没事没事,爸好着呢。”父亲的声音带着熟悉的乡音,手掌粗糙却温暖,“就是想想闺女了。”

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父亲执意要帮女儿拿行李,虽然步履有些蹒跚,但脊梁挺得笔直。周莹看着父亲花白的鬓角,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需要被照顾的人变成了父亲。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在下棋。看见周莹父女,都笑着打招呼:“老周,闺女回来啦?”“莹莹越来越俊了!”这种久违的亲切感,让周莹心里暖暖的。父亲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那是在城里从未见过的神情。

快到家门口时,父亲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给你留着呢。”摊开手掌,是几颗已经有些融化的大白兔奶糖。周莹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每次父亲去镇上都会给她带。

“爸……”周莹接过糖果,糖纸已经被体温捂得温热,就像父亲的爱,从来都是这样默默温暖着。

【家园:父爱如山细水长流】

推开老宅的木门,院子里飘来熟悉的饭菜香。母亲早已准备好一桌家乡菜:红烧肉油光锃亮,清炒时蔬翠绿欲滴,还有周莹最爱喝的玉米排骨汤。父亲得意地说:“你妈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

饭桌上,父亲不停地给女儿夹菜,就像她还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女孩。“多吃点,城里肯定吃不到这么地道的。”父亲说着,眼里满是慈爱。周莹注意到父亲夹菜时右手微微发抖,但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把碗递得更近些。

晚饭后,父亲神秘地拉着周莹来到后院。月光下,一棵新栽的石榴树亭亭玉立。“去年种的,想着你回来就能吃到甜石榴了。”父亲轻轻抚摸着树干,语气里带着期待。周莹这才想起,三年前离家时她随口说过想吃老家石榴的话,父亲竟然一直记着。

深夜,周莹躺在从小睡到大的房间里,听见隔壁传来父母的低语。“闺女瘦了”“明天给她炖只老母鸡补补”“我把她小时候的相册都找出来了”……这些琐碎的关心,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第二天清晨,周莹被院子里的动静唤醒。推开窗户,看见父亲正在费力地修理那把老旧的竹摇椅——她小时候最爱坐在上面听故事的那把。晨光中,父亲佝偻着腰,每一锤都敲得认真而郑重。

“爸,让我来吧。”周莹走上前。父亲却摆摆手:“马上就好,你再坐上去试试。”修好的摇椅发出吱呀声响,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故事。父亲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笑着看女儿晃来晃去,眼神温柔得像春天的阳光。

在家这几天,周莹陪着父亲散步、下棋、唠家常。她发现父亲把她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都精心保存着,连幼儿园的手工制品都完好无损地收在箱子里。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是父亲无声的爱与骄傲。

离别的日子终究到来。临行前,父亲默默往周莹行李箱里塞家乡特产:新磨的芝麻油、晾晒的干菜、手炒的花生……最后放上一包大白兔奶糖:“路上吃。”

车站里,父亲依旧站在那棵老槐树下。列车开动时,周莹透过车窗看见父亲一直挥手,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她打开那包奶糖,含了一颗在嘴里,甜味漫开的眼泪也落了下来。

回到城市后的周莹,在办公室抽屉里常备着一包大白兔奶糖。每当工作疲惫时,吃一颗糖,就会想起父亲那个温暖的拥抱,和那句朴实的话:“没事,爸在呢。”

父爱从来不需要华丽的言语,它就藏在每一颗捂热的奶糖里,每一次固执的等待中,每一个无声的拥抱里。而子女最幸福的,就是无论走多远,都知道永远有个怀抱在故乡等待。

情侣五险企偿付能力“亮红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