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王者荣耀刘禅站在板凳上安琪拉漫画是什么梗社会新闻大众网1
当地时间2025-10-18
一、偶然的板凳与必然的爆火:梗文化的诞生逻辑
2023年初,一张看似平淡无奇的同人漫画截图悄然在王者荣耀玩家社群中流传:游戏中擅长机械操控的辅助英雄刘禅,踩着一只矮板凳,呆呆望着远处正在释放技能的法师安琪拉。画面既无激烈战斗,也无精美画风,却意外引爆了全网二创热潮。
1.极简构图与情感留白该漫画的原始作者@咕咕仔(化名)曾在微博坦言,创作初衷仅是“随手涂鸦练习”。画面中刘禅踮脚张望的动作与安琪拉专注施法的背影形成微妙反差,板凳这一日常物品的加入更消解了英雄角色的战场距离感。这种“去崇高化”的处理恰恰契合了Z世代抗拒宏大叙事、拥抱生活化表达的审美倾向。
评论区高频出现的“像极了暗恋时的我”“卑微辅助在线仰望法王”等调侃,印证了画面中蕴藏的情感共鸣空间。
2.游戏设定与二创基因的化学反应王者荣耀英雄关系网成为梗传播的催化剂。官方设定中刘禅与安琪拉本无直接关联,但玩家通过装备组合(如刘禅出法术装备)、战术配合(控制链衔接)自发构建了大量“非官方CP”叙事。漫画中板凳的加入,恰好暗合了游戏中辅助角色常被调侃“经济垫底”(金币收入最低)的处境——连道具都只能用最廉价的板凳。
这种基于游戏生态的集体记忆,让梗图迅速获得玩家群体的“认知认证”。
3.模因变异与平台发酵随着梗图热度攀升,二创版本呈指数级裂变:抖音出现#刘禅板凳挑战#话题,coser们用实体板凳还原场景;B站UP主将画面改编为“假如刘禅有语音”的搞笑配音;甚至衍生出“安琪拉反手砸碎板凳”的反套路剧情。微博段子手则赋予其社会隐喻:“打工人就像刘禅,踩着板凳才能勉强够到行业大佬的视野”。
这种从游戏圈层向社会话题的破圈,体现了当代网络模因的标准演进路径——从亚文化符号逐渐承载更广泛的社会情绪。
二、从游戏梗到社会镜子:狂欢背后的文化逻辑
当#刘禅安琪拉板凳图#单日阅读量突破2亿时,其意义已远超游戏圈层内部玩笑。这场看似无厘头的网络狂欢,实则是当代青年文化心理的集中展演。
1.解构权威与身份重构王者荣耀作为国民级手游,其英雄角色自带官方设定的神圣性。而板凳梗通过日常物品的植入,将英雄从“战场主宰”降维为“邻家少年”,这种祛魅过程迎合了年轻人反抗刻板叙事的心理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梗传播中出现的“阶级解读”——辅助英雄的经济弱势与法师的核心地位,被隐喻为职场新人与管理层的关系,反映出年轻世代对现实社会结构的敏感认知。
2.情感代偿与群体认同在996、内卷等社会议题弥漫的背景下,漫画中刘禅“踮脚努力”的姿态成为集体情感投射的载体。大学生用其自嘲“考研复习时踮脚偷看学霸笔记”,职场人比喻“熬夜做方案遥望项目经理”。这种跨圈层的共情现象,本质是互联网时代的情感代偿机制——通过虚构角色的处境化解现实压力。
参与梗创作的行为本身也成为青年群体的身份认证仪式,正如流行语“不懂梗的都是局外人”所揭示的,共享幽默已成为数字原住民的社交货币。
3.商业逻辑与文化生产的共生大众网等媒体对该梗的新闻报导,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主流视野。王者荣耀官方账号下场玩梗发布“彩蛋视频”,电商平台迅速上架联名小板凳,完美诠释了当代文化生产的闭环:用户自发创作-社群发酵-商业收编-媒体赋能。值得深思的是,这种看似“从草根到殿堂”的路径中,真实的文化权力仍掌握在资本手中——当玩家为288点券的“限定款刘禅板凳挂件”付费时,狂欢最终仍沉淀为平台的商业数据。
这场始于游戏漫画的全民玩笑,既折射了当代青年的精神图景,也暴露了数字时代文化生产的矛盾性:当我们用梗解构严肃时,是否也在被另一种无形力量规训?或许就像漫画中那个永恒的瞬间——刘禅终究要从板凳上走下,回到他辅助英雄的既定角色。但至少在那片刻的狂欢中,千万人共同踮起脚尖,看见了超越游戏边界的情感星空。
日本东南亚研究丨商业银行出海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兼论当前中资银行出海的区位选择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