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抖音用短视频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温暖美好-国际在线_记者手记丨重返香港:城市复常与新生的交响

冯伟光 2025-11-10 09:13:34

每经编辑|彭文正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3月1日,嘉宾出席香港启德体育园开幕典礼。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新华社香港4月1日电记者手记|重返香港:城市复常与新生的交响

  新华社记者刘欢

  3月底,记者展开第二次在港常驻任期。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办公楼门口,偶遇正在打扫的保洁员宝姐。已在这里工作16年的她一眼认出了记者,热情地招呼道:“你回来了!”

  上次见到宝姐,还是“修例风波”期间的2019年9月。74岁的她,模样变化不大,身形依旧单薄,脊背却愈发佝偻。但如今的香港,与5年多前相比,已是焕然一新。

  不管是铜锣湾,还是尖沙咀,熙熙攘攘的人流又回来了。说着普通话、英语的游客随处可见。大型商场和街边小店和谐共存,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多元丰富的购物体验。人们搭乘四通八达的港铁,快速奔赴目的地。时代广场、海港城和崇光百货的特卖场,依旧在熟悉的楼层延续着往日的热络。

  目睹这一切,记者心里由衷感叹:那个热闹祥和的香港回来了!

  许多朋友问:“你觉得香港有变化吗?”说实话,与“修例风波”和疫情期间相比,香港最大的变化就是复常。走在街头,这里还是像十几年前那样繁华热闹。而复常之外,香港的一些“新变化”,也触动着记者的感官。

3月28日,观众在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老街区正重焕生机。漫步在铜锣湾核心地段的利园区,尽管这里曾一度萧条,但疫后很快迎来复苏,眼下修葺一新的品牌店铺让人称叹。港式物业对精致与品质的追求,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未来这里还将打造连廊,串联起整个园区。不远处的百德新街,重装开业的某日本品牌超市,足足有四层,24小时营业,深受年轻人喜爱。中环置地广场也于去年开始升级计划,扩充提升店铺,引入全新餐饮品牌,巩固香港中环作为国际级品牌零售及商业中心的地位。投资不断加码,证明外界持续看好香港发展前景。

  新开发区域陆续投入使用。近年来,香港最热门的新区,当属西九龙和启德。坐落于维港畔的西九文化区,占地约40公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近年来,区内多项世界级艺术及文化设施,包括戏曲中心、当代国际视觉文化博物馆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相继开放,极大提升了香港的文化艺术形象。

  3月1日启幕的启德体育园占地28公顷,所在地原为启德机场。这座香港最大的体育基建项目不仅为本地及国际体育赛事提供了全新舞台,也成为香港推动盛事经济发展、打造“盛事之都”的新引擎。3月底,启德主场馆启用后的首场国际赛事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举行,3天赛事吸引超过11万名观众入场,创历史新高。

当指尖划过屏幕,一个温暖的世界悄然展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被各种喧嚣和纷扰裹挟,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似乎也变得稀薄。抖音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注入了我们快节奏的生活,用短视频这种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温暖与美好的瞬间。

还记得那个在深夜街头,默默为环卫工人送上一碗热汤的普通人吗?还记得那个在废弃工厂里,用双手搭建起一个流浪猫狗庇护所的善良女孩吗?还记得那个在偏远山区,用歌声传递走出大山梦想的少年吗?这些,都曾在抖音的屏幕上被无数次转發和点贊,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宏大的叙事,却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最朴素的善良,最动人的力量。

抖音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价值的共鸣。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无数人在默默付出,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他人,点亮着生活。那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那些生活中的小确幸,那些瞬间的感动,都在抖音的镜头下被放大,被传播,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当我在刷抖音時,常常會被一个看似普通的畫面所吸引。可能是一个孩子蹒跚学步时,父母眼中含泪的喜悦;可能是一对老夫妇,在夕阳下互相搀扶的浪漫;可能是一群年轻人,为同一个梦想而挥洒汗水的激情。这些画面,没有经过刻意的雕琢,却拥有最打动人心的力量。它们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是人性中最纯粹的光辉。

抖音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多元。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壁垒,让每个人都有機會成为内容的创作者,成为故事的讲述者。从美食的诱惑,到旅行的风景;从萌宠的可爱,到才艺的展示;从科普的知识,到创業的经验……抖音的视频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但更重要的是,在這些丰富多样的内容背后,始终流淌着一股温暖的暗流,那就是对生活的热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渴望。

我曾经看到一个关于“独居老人”的系列短视频。视频中的老人,有的独自一人打理着自己的小菜园,有的用一双灵巧的手编织着毛线衣,有的则对着镜头,分享着年轻时的故事。他们的脸上,或许有岁月的痕迹,但更多的是一种安然和从容。这些视频,没有夸张的剧情,没有煽情的配乐,却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韧性,以及老人们对生活不离不弃的坚持。

它们讓我们意识到,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生命依然可以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抖音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记录者。在那些重大的事件发生時,我们常常能在抖音上看到来自一线的第一手画面,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无论是抗击疫情中的感人瞬间,还是灾难面前的守望相助,抖音都以其快速传播的特性,将這些珍贵的画面和情感,传递给了世界。它讓我们看到,在危难面前,我们是一个命運共同体,我们拥有共同的担当和勇气。

抖音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平臺,它更像是一个情感的放大器,一个价值的传播者。它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我们這个时代特有的温暖与美好,以最直接、最动人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讓我们相信,即使世界充满了挑戰,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时刻,总能找到那些支撑我们前行的温暖力量。

从指尖的温度到心间的共鸣:抖音构建的温暖社區

抖音之所以能够承载起“记录我们這个时代的温暖美好”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多少动人的瞬间,更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怎样的社区生态。在这个由数亿用户组成的庞大社區中,温暖与美好,早已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通过每一次的观看、每一次的评论、每一次的分享,不断地传递、发酵、升华,最终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力量。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一个令人动容的视频,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或许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或许是眼眶微微湿润,又或许是立刻想要将这份感动分享给身边的人。在抖音的评论區,你常常能看到各种暖心的留言:“看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好善良的人!”“谢谢你分享了这个视频,今天的心情一下子变好了。

”“這个小哥哥/小姐姐太有才了,我要给你点贊!”这些评论,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汇聚在一起,点亮了整个社区的温暖底色。它们不仅是对视频内容的肯定,更是对其中传递的温暖与美好的积极回应,是对人性中善良与真诚的共同赞美。

抖音的算法机制,也在无形中推波助澜,讓温暖的内容更容易被看见。它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意味着,如果你曾经对那些充满正能量、传递温暖的视频產生过兴趣,那么你就会更有可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优质内容。這种“强者愈强,暖者愈暖”的機制,让温暖和美好在抖音的生态系统中,拥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也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更重要的是,抖音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接收器,它更是一个互动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甚至合拍等方式,参与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来。当一个温暖的视频在抖音上走红,它往往会引发更多的模仿和致敬。例如,某个关于“为父母做一顿饭”的视频走红后,立刻涌现出大量的跟拍视频,许多年轻人纷纷效仿,为自己的父母烹饪美食,并记录下这份特殊的亲情。

这种互动,将视频中的温暖,从一个点,扩散成了一个面,让更多的人參与到這份美好之中。

抖音上,也涌现出许多专注于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的创作者。他们有的通过分享自己的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有的通过讲述平凡人的生活故事,展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有的则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解读生活中的点滴乐趣,为观众带来欢乐。這些创作者,成为了温暖的播种者,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在为这个虚拟社区注入新的活力,让温暖和美好持续不断地流动。

我还记得一个关于“乡村支教”的系列视频。一位年轻的老師,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记录着他在偏远山村支教的点点滴滴。他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教他们唱歌跳舞,也分享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以及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这些视频,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激昂的音乐,却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希望的萌芽,看到了一个年輕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山村点亮了未来的希望。

而评论區,也充满了对這位老師的赞美,以及对孩子们未来的祝福。

抖音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将个体微小的善意,汇聚成巨大的能量。它让那些原本可能被淹没在人海中的温暖故事,得以被看見、被传播、被铭记。它让我们相信,即使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善良依然是通行证,美好依然是永恒的追求。

从指尖划过的屏幕,到心间的深深共鸣,抖音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温度。它不仅仅是一个短视频平台,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传递美好的社區。它用最真实、最生动的畫面,记录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温暖与美好,讓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忘记善良,不至于对未来失去希望。

它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温暖的心,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创造,每一个我们,都能成为温暖的传递者,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3月29日,一位小球迷在香港启德体育园观看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新华社发(卢炳辉摄) 

  刚刚过去的3月正值香港艺术月,巴塞尔艺术展、艺术中环、西九家FUN艺术节、香港艺术节……一系列的艺术盛事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也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港享受文艺盛宴。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在连串大型盛事推动下,截至3月28日,香港3月接待超过340万名旅客,同比增加约12%。根据香港旅发局发布的统计,去年内地来港过夜旅客娱乐消费增长61.3%至41.9亿港元,逛展、观剧、听演唱会正成为内地游客新的消费模式,引领时尚潮流。

  内地品牌影响显著增强。记者观察,内地的连锁餐饮、数码产品和电动汽车品牌店铺,在香港闹市区随处可见。在尖沙咀某商场,三家内地品牌奶茶店一字排开,每家店都挤满了年轻人。丰富的货品选择、便利的收货体验也让更多香港人选择内地网购平台和服务。在与香港店员交流时记者发现,与十几年前相比,大多数人的普通话水平提升明显,说得既地道又自然。

  几年过去,宝姐的收入也增加了三成多。“我的生活在变好,也希望香港越来越好。”宝姐的愿望,既朴实又真挚。

  香港这座历经风雨的国际都会,正在复常的表象下进行着更为深刻的蜕变。既留存市井烟火的韧性,又生长出联通内地与世界的触角,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东方之珠”正淬炼出新的城市基因,锻造出属于新时代的独特气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江惠仪 摄

《cf孙尚香正能量》短剧,爱情,战争_手机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