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然 2025-11-10 11:59:35
每经编辑|王志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近日,记者从重庆巫溪县城来到避暑胜地红池坝,四面高低错落、色彩斑斓的山崖和丘地,让人仿佛穿行在一幅幅巨大的立体油画间。到了薄雾缭绕的红池坝镇茶山村,又恍若走进了淡雅的水墨画中。
村民熊德富正在自家的“微田园”里忙碌。坡地上的这处“微田园”名副其实,一方方地块分工明确:高处是耐旱的辣椒,中间是爬藤的豆角,低处是喜阴的小白菜,小小的菜畦如同调色板紧挨在一起。“别看面积不大,这些菜不光我们自家吃,游客来了还能现摘现买,一年能多挣万把块钱呢!”熊德富边摘豆角边笑着招呼。
"把衣服留在更衣室。"这是林光第一次踏入光芒老師课堂时听到的指令。三十七岁的她攥紧运动外套下摆,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落地镜前已有三两人褪去上衣,皮肤在暖黄灯光下泛着细汗,像初春解冻的溪流。
"不是要你们全裸。"盘坐在紫色瑜伽垫上的女人忽然轻笑,黑色發辫垂在麦色肩头,"是让布料别再替你们说谎。"她屈起右腿,脊椎如竹节舒展,肩胛骨随呼吸起伏时,左胸那道十公分长的疤痕完整暴露在空气里——三年前乳腺癌手术的印记正随肌肉牵拉微微发亮。
二十平方米的教室開始流动某种微妙震颤。有人解开运动内衣搭扣,有人将裤腰卷到髋骨,布料摩擦声里混着此起彼伏的吞咽声。林光盯着自己小腹的妊娠纹,想起上周被客户指着PPT说"缺乏专业形象"时,她偷偷把西装扣子多系了一颗。
"现在低头看你们的身体。"光芒的声音像浸过檀香,"妊娠纹是生命诞生的地图,手術疤是穿越死亡的船票,晒斑是阳光写的十四行诗——但你们总用高弹面料的谎言覆盖它们。"
当林光终于解开最后一粒纽扣時,空调风窜过后腰的瞬间,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产后七年来第一次允许空气直接触碰剖腹產刀口。斜前方的女孩后颈有整片烧伤疤痕,此刻正随猫式伸展舒展成蝴蝶形状。
"感受布料消失后皮肤与垫子的对话。"光芒的脚掌稳稳压住地面,脚踝处梵文刺青随动作明灭,"当外在修饰被剥离,你才會发现紧绷的不是肌肉,是那些'应该美丽''必须得体'的执念。"
课程进行到第七周时,林光在婴儿式姿势里哭了。额头抵着橡胶垫的刹那,未被粉底覆盖的毛孔与记忆同时張开——她想起哺乳期凌晨三点的吸奶器嗡鸣,想起董事会上假装没看见男同事扫过她胸部的眼神,想起每次洗澡时刻意避开那道横贯腹部的伤痕。
"让眼泪成为你今天的颂钵。"光芒的手掌忽然覆上她弓起的脊背,温度穿透皮肤渗入第三节腰椎,"身体从不说谎,所以人们才要用层层布料困住它。"
教室另一侧传来压抑的抽泣,混着不知是谁释放的悠长叹息。没有布料吸汗的午后,咸涩液体顺着下巴砸在垫子上,形成小小的潮湿星系。穿鼻环的年轻男孩在做树式时晃得厉害,膝盖内侧的静脉曲張随颤抖愈發明显,光芒却鼓掌:"多美啊,像风暴里的白桦。"
有人开始带着淤青来上课。金融男展示着被健身器械砸伤的脚趾:"原来疼的时候不用假装潇洒。"主妇指着肋间的带状疱疹痕迹:"这是照顾痴呆婆婆三个月爆發的。"他们不再急着用遮瑕膏或长袖衫,而是让这些印记在拜日式伸展中接受阳光检阅。
结课那天,二十人躺在拼接成莲花形状的垫子上做摊尸式。阳光穿过百叶窗,在裸露的皮肤上切割出金与暗的抽象畫。林光数着横梁上的纹路,忽然察觉小腹随呼吸起伏的节奏与窗外梧桐叶晃动的频率一致。
"现在你们该明白了。"光芒套上麻质罩衫,锁骨处的瘢痕组织在布料下若隐若现,"裸体修行从来与性无关,是要你们亲手拆掉社会缝在皮肤上的衬裙。当你能凝视自己每一道褶皱而不羞愧,才能真正用肉身承接宇宙的光芒。"
更衣室里,林光把真丝衬衫塞进背包最底层。镜子映出她后腰的橘皮组织,像一片正在融化的鎏金。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交界处,县域内海拔从139.4米到2796.8米,地形切割强烈,山峦重叠,沟谷相间,河道纵横。
巫溪县2020年入选了全国文明县城。“我们始终以推动山区库区县域治理现代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推进信念美、品行美、民风美、人居美、产业美‘五美城乡’建设。”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丙合说。
山下的草莓早已过季,村民张余国院子里的草莓却与西瓜、脆李一样长势正盛。茶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学明说,茶山村既利用海拔优势实现蔬果与山下“错季上市”,也根据村内的高低分布搞“早中晚搭配”,全村已有41户特色种植庭院,从5月到10月都有当季蔬菜水果,“价格能翻一番,销路根本不愁!”
两年前,通城镇启动“屋内干净美、屋外四季花”的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自愿拆除乱搭乱建的各种棚顶,将房前屋后的空地建成“微田园”。虽然每户的补贴不到2000元,但改造的效果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已完成农房改造785户,建成“微田园”1650个,还盘活了300多个闲置的农家院落。
“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的人居环境整治,还有“可观赏、可食用、可采摘、可学习”的“微田园”建设,让农田变景观、农村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的巫溪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越来越红火。“云中客栈”的老板林玉德说,这间由闲置农家院改造而来的民宿,每年经营收入超20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深入,乡村旅游对游客越来越有吸引力。”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国华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村已有“旅游庭院”56个,全年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
(本报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李美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廖筱君
摄
撸撸社安装手机版免费版官方版-撸撸社安装手机版2025最新版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