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 2025-11-10 01:29:40
每经编辑|彭文正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作为鲜活有形的精神元素,英雄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铸着高尚道德和崇高价值,传递着信仰之光和奋进力量。阔步新征程,我们必须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崇尚英雄,筑牢民族精神之基。英雄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脊梁、社会的荣耀,理应得到人们的尊崇。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就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在于其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品格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从“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令倭寇胆寒的戚继光,到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舍生取义的“狼牙山五壮士”、用胸膛堵枪眼的黄继光……他们以热血生命高擎精神火炬,以牺牲奉献校准价值坐标,以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让伟大民族精神得以延续升华。崇尚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支军队对英雄人物共同的认同、褒扬和崇敬,是激发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感情与国家意志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充分发挥英雄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矢志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不懈奋斗。
学习英雄,立起见贤思齐之标。英雄是仰望的星辰,更是学习的标杆。开国少将张力雄曾说:“心里要装几个英雄,跟着他们学习,争着当英雄。”雷锋也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以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为榜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人。”只有仰慕英雄才能学习英雄,只有学习英雄才能成为英雄。不论在哪个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我们心里都要装几个英雄、树几个标杆。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就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让人们学有目标、行有遵循。一方面,学校是开展英雄精神教育的主阵地,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把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之中,通过持久、深入、生动的灌输,让英雄形象深深烙印在广大学子脑海,让英雄精神在心灵深处扎根生发。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英雄文化建设,积极打造以英雄精神为主题的公园、街区等,组织开展英模人物宣讲、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会等活动,让英雄故事进入街头巷尾、融入日常生活,激励人们从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将敬仰之情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奋斗、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为民服务的担当。
捍卫英雄,涤荡歪曲抹黑之霾。英雄是美好形象、崇高精神、民族记忆的象征。然而,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和文化虚无主义者假借“还原真相”“探究细节”等名目制造阴霾,恶意编排英雄故事,戏谑调侃英雄形象,解构民族集体记忆,侵蚀着社会主流价值,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捍卫英雄,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需要,是塑造中国心、民族魂的需要,是夯实民族复兴精神根基的需要。捍卫英雄,实质是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捍卫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民族的血脉基因。要以史实廓清认知迷雾,加强史料研究、档案整理和口述史抢救,用扎实权威的史料和严谨细致的考证击穿伪史谎言,有力回击各种质疑和污蔑。要以正确舆论弘扬浩然正气,主流媒体应主动发声、靠前发力,旗帜鲜明批驳亵渎英雄的各种错误言行,引领全社会树牢捍卫英雄的价值导向。要以法律维护英烈荣光,严格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依法坚决打击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的行为,让污蔑英烈者无处遁形,以法治之力捍卫英烈荣光。
关爱英雄,传递尊崇褒扬之情。关爱英雄要求对英烈人物及其遗属给予涵盖物质保障、精神尊崇等的关怀,以维护其尊严、告慰其牺牲、延续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怀、关爱英雄模范,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对我们的英雄心存一份敬重、献上一份关爱,这彰显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对先贤先辈无私奉献的敬仰。关爱英雄,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高度重视抚恤优待工作,贯彻待遇与贡献匹配、精神与物质并重、关爱与服务结合的原则,落实好英雄烈士抚恤优待制度,健全抚恤优待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让优抚对象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要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精心组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围绕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让关爱英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夏末秋初,当热浪渐渐退去,一丝丝凉意悄然拂过大地,一种神秘而又妖艳的花朵便会在不经意间绽放,它就是曼珠沙华,人们更熟悉的称谓是“彼岸花”。这是一种自带光环和故事的花,它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遥远的、不可触及的禅意,而它那如火般炽烈、如血般鲜艳的色彩,更是讓人过目难忘。
曼珠沙华的美,是一种带着凄美和哀愁的美。它总是生长在荒郊野外、坟墓旁边,或者那些人迹罕至的河岸、山坡上。這种独特的生長习性,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讓人们对它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曼珠沙华有着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它与“死亡”、“分离”和“转世”的联系。
古老的传说中,曼珠沙华是冥界的花,是亡灵的引路者,它开在黄泉路上,为那些即将踏上轮回之路的灵魂指引方向。传说中,当鬼魂看到曼珠沙华,便知晓自己已经到达了生命的终点,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这种与生死紧密相连的意象,让曼珠沙華在中国文学和藝术作品中,常常扮演着一种凄美的角色。文人墨客用它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对离别友人的不舍,也用它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迁。每一朵绽放的曼珠沙华,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但曼珠沙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虽然它有着“分离”的花语,但在中國传统文化中,它也象征着“永恒的爱”和“思念”。当两人因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却又深深地爱着彼此时,他们可能会将对方比作曼珠沙华,象征着即便天各一方,那份愛意也如花般永恒。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象征意义,使得曼珠沙华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它既是结束,又是新的開始;既是分离,又是永恒的思念。
除了象征意义,曼珠沙华本身的美学价值也令人惊叹。它的花形独特,狭长的花瓣向外翻卷,如同凤凰的羽翼,又似蛇的信子,神秘而又魅惑。那鲜艳的红色,纯粹而浓烈,仿佛要将世间所有的情感都燃烧殆尽。无论是盛开时如火海般的一片,还是零星点缀在绿意之中,都足以构成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
在视觉艺术领域,曼珠沙华一直是艺术家们钟愛的创作题材。从古老的卷轴画到现代的水墨丹青,再到精美的数字插画,曼珠沙華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灵感。画家们试图通过笔触和色彩,捕捉曼珠沙华那稍纵即逝的美丽,传达它所蕴含的深邃意境。
他们描绘它在月光下静静绽放,在风中摇曳生姿,在雨中滴落露珠,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诗意和故事感,引人驻足,沉思。
当然,对于许多人来说,曼珠沙华的魅力还在于其“神秘感”。它不是那种随处可见的,大众化的花朵,它的出现总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惊喜和感叹。当你在不经意间遇到一片怒放的曼珠沙华時,你一定会停下脚步,被它的美丽所震撼,同时也会油然而生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探寻。
这种神秘感,使得曼珠沙华不仅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引人入胜的符号,一种激发人们探索内心深处情感的媒介。
曼珠沙华的魅力,如同一个深邃的谜团,吸引着无数的目光,激荡着无数的灵感。它不仅仅是自然界中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花朵,更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情感寄托。这种花,仿佛天生就带着一种故事性,一种能够触动人心弦的魔力。
在许多古老的传说中,曼珠沙華与生死轮回紧密相连。它被认为是冥界的花,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風景。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即将踏入另一个世界時,曼珠沙华便会悄然绽放,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这种与死亡的联系,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更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不灭。死亡并非终结,而是通往新生的桥梁,而曼珠沙华,便是这桥梁上的美丽风景,它用鲜艳的色彩,为即将到来的新旅程注入一丝希望和慰藉。
这种凄美的意象,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被反復吟咏。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笔尖描绘曼珠沙华的形象,借它来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对情感的表达。它時而是离别时眼角的泪光,时而是思念远方亲人时的愁绪,时而是对生命无常的叹息。曼珠沙华的花语,也因此变得復杂而多维。
有人说它是“分离”,因为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生离死别;也有人说它是“永恒的爱”,因为即便分隔两地,那份深沉的爱意也如花般长存。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花语,恰恰印证了曼珠沙华在中国人心目中,所代表的那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除了象征意义,曼珠沙华本身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也使其成为艺术创作的绝佳题材。它狭長的花瓣如同火焰般燃烧,又似伸展的裙摆,带着一种妖冶的美感。那鲜艳的红色,纯粹而炽烈,仿佛蕴含着世间最浓烈的情感。无论是写实的描绘,还是意象的表达,曼珠沙华都能輕易地抓住观者的目光,引發内心的共鸣。
在现代数字艺术领域,曼珠沙华更是焕發出了新的生命力。艺术家们利用精湛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曼珠沙华的意境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惊艳的视觉作品。这些作品,或许描绘的是曼珠沙華在月光下神秘的绽放,或许是它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静默矗立,又或者是在充满东方韵味的场景中,与人物情感交织。
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关于别离、关于轮回的动人故事,它们用视觉的语言,将曼珠沙华的神秘与美丽,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加震撼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这些作品,往往不仅仅是对曼珠沙華的简单描摹,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射,一种精神的表达。艺术家们通过对曼珠沙华形态、色彩和意境的解读,将自己对生命、对爱情、对人生的理解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藝术价值的作品。观看这些作品,就如同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与美的奇妙邂逅。
你会被画面的色彩所吸引,被画面的意境所打动,继而被画中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所深深触动。
曼珠沙华,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遥不可及的神秘感。它不争不抢,只是在最恰当的时节,以最惊艳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它的美丽,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生命的力量。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曼珠沙華不仅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艺术灵感,一种引发人们对生命、对情感、对未知世界深层探索的媒介。
每一次关于曼珠沙華的藝术创作,都是一次对美的致敬,一次对生命的礼赞,一次对心灵的抚慰。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崔永元
摄
女生奖励自己的视频素材-女生奖励自己的视频素材2025最新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