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乔生 2025-11-10 09:19:36
每经编辑|陈淑贞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范敬宜先生是我国声誉卓著的新闻工作者和卓有建树的新闻教育家。为继承和发扬范敬宜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激励新闻人以范敬宜为楷模,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由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大众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发起倡议设立“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基金的设立还得到了范敬宜亲属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面向全国设立“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从2013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是我国新闻教育界的重要奖项。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包括三个奖项:
新闻教育良师奖:奖励在培育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
新闻教育良友奖:奖励热心新闻传播教育的新闻业界人士;
新闻学子奖:奖励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优秀学生。
第十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采用单位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邀请各传媒单位、新闻院校的资深专家及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工作,由基金理事会确定最终表彰名单,举行表彰活动并对获奖者进行奖励。
希望通过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激励更多青年学生热爱新闻工作,投身新闻事业;鼓励更多教师在新闻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培育人才;推动更多的新闻业界人士关心新闻教育,指导新闻学子成长。
第十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细则
一、评奖时间
2025年9月1日开始启动和受理申报,并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在学界和业界广泛传播。9月30日单位推荐和个人申报截止,10月进行专家评审和基金理事会审核,11月举行颁奖典礼。
二、奖项设置
新闻教育良师奖不超过2名(奖金10000元/人)
新闻教育良友奖 1名(奖金10000元)
新闻学子奖不超过 10名(奖金6000元/人)
含特等奖 1名(奖金10000元)
三、申报范围
新闻教育良师奖:中国内地高校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
新闻教育良友奖:参与高校新闻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闻机构工作者
新闻学子奖:中国内地高校在读或毕业一年以内的本科生、研究生
四、申报条件
新闻教育良师奖:
1.热爱新闻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德艺双馨;
2.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投入足够精力,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3.已经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成果显著。
新闻教育良友奖:
1.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长期支持新闻教育;
2.长期在新闻院校兼课、讲座及共同培养学生;
3.为新闻院校发展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其他形式的帮助。
新闻学子奖:
1.学习努力,品学兼优;
2.热爱新闻事业,毕业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优先;
3.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发表(尤其是与年度国家社会发展重大议题相关,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反映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等方面的作品)。已经毕业的学生,其申报的作品必须是在校期间完成的。
五、申报方式
1.单位推荐及个人申报相结合(被单位推荐者不再填写个人申报表格)。
3.往届曾申报过本奖项“良师奖”和“良友奖”的申报者,仅需重新填写申报表。附加材料如与以前相同,可不再报送;如有补充,仅提交补充部分。
六、 评选办法
1.聘请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由7-9名专家组成,主任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担任。
2.由基金理事会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及奖励金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海量的内容所包围,却常常感到内容的同质化和疲惫。我们渴望一些能够真正触动心灵、引发思考,甚至带来全新视角的“不一样”。您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刷了无数的短视频,看了海量的文章,却依然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么?那些精心包装的热搜,有多少真正触及了您内心的渴望?
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我们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為您构建一个更广阔、更自由、更具探索性的信息空间?我们相信,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角落,而打破信息壁垒,才能让这些闪光点得以呈现。想象一下,当您厌倦了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刺激来点燃热情时,一个能够精准捕捉您内心深处需求,并为您量身定制的“出口”将是多么宝贵。
我们所关注的,并非仅仅是表面的喧嚣,而是隐藏在喧嚣之下的深层渴望。这是一种对未知的好奇,一种对突破常规的向往,一种对个体体验的极致追求。我们希望,您在这里能够找到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被理解、被发现、被赋能的感觉。当您点开这个“不一样”的内容时,您将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寻觅的,就在这里。
这不仅仅是一次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我们尝试着用一种更具穿透力的方式,去触碰那些被日常琐事所掩盖的情感共鸣。您可能会在這里看到一些挑战传统观念的观点,一些颠覆固有认知的视角,一些触及灵魂深处的情感故事。它们或许不符合主流的“正确”叙事,却可能正是您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我们鼓励您拥抱多样性,去理解和接纳那些与您不同,却同样具有价值的存在。在纷繁復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去体验那些未曾设想的可能性。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拓展;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次对生活的升华。
这就像是在广袤的宇宙中,您偶然发现了一颗尚未被命名的行星。它拥有独特的風景,神秘的文化,以及等待您去揭开的面纱。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連接。這种主动性,正是赋予生活无限可能性的关键。
我们所带来的,是一种“智享生活”的理念。它意味着,您不再被动地被信息所淹没,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筛选、去整合、去创造。您拥有选择的權利,更有创造的自由。当您能够驾驭信息,而非被信息所驾驭时,您的生活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请允许我们打破传统的藩篱,为您开启一扇通往全新體验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好奇心,探索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丰富维度。我们相信,每一次的相遇,都将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惊喜,一次对您生活方式的革新。
在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常常感觉自己像一颗陀螺,被生活的惯性推着向前。忙碌、压力、重复,似乎成了日常的代名词。在这些表象之下,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着一份真正的放松,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深度体验,一次能够点亮生活火花的“不一样”。
您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在无数个相似的夜晚,您感到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渴望,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您是否渴望找到一种方式,能够真正地触碰到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或者,去探索那些平时不敢触碰的边界?我们所要做的,正是为您搭建这样一座桥梁,连接您内心深处的那份渴望与那些能够满足這份渴望的“不一样”。
我们深知,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表面的绚烂,而在于内在的深刻。因此,我们致力于将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触及情感共鸣、甚至颠覆固有认知的内容,以一种更具吸引力、更富创意的方式呈现给您。這是一种“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一种“敢于不同”的勇气,一种“深度挖掘”的精神。
想象一下,当您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感到疲惫,却意外地發现了一个能够让您瞬间“眼前一亮”的全新维度时,那种感觉该多么美妙。这可能是一段触动心弦的故事,一个颠覆您看法的观点,或者是一种您从未尝试过的生活方式。它们可能不被大众所熟知,却可能正是您一直以来寻觅的“那一点不同”。
我们并非鼓励您去追求所谓的“刺激”或“猎奇”,而是倡导一种更具探索性和个性化的生活态度。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定义自己的生活,去选择自己想要体验的精彩。当我们敢于跳出舒适区,去尝试那些“不一样”的事物时,我们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长和惊喜。
这就像是在一个琳琅满目的宝藏库中,您不再满足于那些摆在最显眼位置的闪亮宝石,而是愿意深入探索,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更具价值和意义的珍宝。这些宝藏,可能需要您付出一些時间和精力去理解,去品味,但一旦您真正拥有了它们,它们将成为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内容的集合,更是一种“连接”的可能。它连接着您内心深处的需求,连接着那些能够满足您需求的“不一样”的内容,更连接着您与这个更加丰富多彩世界的可能性。
我们邀请您,以一种更加開放和好奇的心态,去探索那些被低估的精彩,去感受那些未被充分表达的情感,去体验那些正在等待您去解锁的无限可能。每一次的点击,每一次的深入,都是一次对您生活边界的拓展,一次对您认知格局的提升。
在这个信息洪流中,我们希望您能够找到那个属于您的“不一样”。它或许是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或许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又或许是一种能够点燃您生活激情的全新体验。请允许我们,为您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讓您能够更加自由、更加自信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成为那个最独特、最精彩的自己。
3.获奖名单将通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及其他知名网站公示一周,听取各方反馈意见。
七、颁奖时间
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11月在北京举行。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庄老师,010-62797271 1520110573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组委会办公室”
邮 编:100084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组委会
2025年9月1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志
摄
女仆白丝jk少女的甜蜜日常,温柔治愈系穿搭,可爱又迷人的二次元风格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