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实 2025-11-10 07:17:57
每经编辑|李小萌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人民网香港6月29日电 (严小晶)6月28日,“2025香港国际人才职业博览会”第二季“创新科技、工业制造与智慧城市”专场在香港举办。本季吸引逾50家知名企业参展,提供数千个创科领域岗位。全天共计近5000名人才现场求职。
“2025香港国际人才职业博览会”创科专场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上,香港国际人才职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兼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创会主席骆勇致欢迎辞时表示,本届博览会旨在为企业和人才搭建高效直接的对接、交流、合作平台,赋能专业人才释放最大价值,推动香港社会各界形成支持人才留港发展的强大合力,以此巩固并强化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为香港打造国际端人才集聚地贡献力量。
“创新科技已成为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区政府正积极落实创科发展蓝图,完善创科生态圈,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随着大型创科基建陆续落成,产业生态将更趋多元,对专业创科人才的需求亦日益殷切。”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发表视频致辞表示,据预测,2028年香港创科领域将出现显著人才缺口,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向尤为紧缺。特区政府正通过多元政策强化本地人才培育,并构建具备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发展体系,实现“以人才推动科技、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许多物品,它们的旅程往往始于一片土地,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一产——农业、林业、渔业等。一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食、衣、住、行等原材料。想想你餐桌上的米饭、蔬菜,身上穿的棉衣,甚至是你的木制家具,它们的原貌都来自于一产。
一产的特点在于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强,產量受天气、土壤、病虫害等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因此,其生产过程相对粗放,附加值也相对较低。但绝不能因此小看一产,它是万物生长的起点,是所有后续产业的根基。
仅仅有原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将这些原始的自然产物加工、转化,赋予它们更高的价值和更广泛的用途。这就引出了我们的二产——工业和建筑业。二产是经济發展的重要引擎,它通过机械化、自动化等手段,将一产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工业產品。
比如,我们将一产收获的小麦,通过二产加工成面粉,再制成美味的面包;我们将森林里的木材,加工成家具、纸张;我们将棉花,纺织成布匹,再制成各式各样的服装。二产的特点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产和二产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一产为二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二產则为一产提供了生產工具、技术支持和加工能力。没有一产,二产就如同无源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二产,一产的产出将只能停留在原始状态,其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等工業产品的支持;而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的发展,则直接带动了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了一产的升級和发展。
这种联系也并非总是那么和谐。传统的一产和二產模式,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一产的粗放式经营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二产的过度扩张,尤其是在早期阶段,也可能伴随着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产业链条中,一产的价值往往被大大压缩,利润主要集中在二产的加工和销售环节,这导致了一產从業者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發展。
所以,如何优化一产和二產的关系,提升整个產业链的附加值,就成為了经济發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要素流动,更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手段,实现一二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产业链条。
当一二产业的生產活动日益繁盛,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这时候,第三产业——服务業,便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服务業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了商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技術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業、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众多领域。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行业,都可以归类為服务业。
服务业的特点在于其“无形性”和“即时性”。服务产品不像工業產品那样可以储存,往往是在生产的同时被消费。比如,你购买一次理发服务,理发师为你服务的那一刻,你就在消费这项服务了,服务结束后,就无法再“储存”或“转售”了。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你每天乘坐的公交車、地铁,到你使用的智能手机APP,再到你享受的醫疗、教育、娱乐等,无一不体现着服务業的价值。
一二三產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機整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其产业结构来体现。通常来说,经济发展初期,一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二產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经济增長的主要驱动力;当经济發展到一定阶段,服务業的比重會不断攀升,最终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这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发达的后工业化社会。
举个例子,一个传统的农業国家,可能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经济相对落后。随着工业化的推進,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厂林立,制造业蓬勃发展,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当制造业达到一定饱和,或者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大等挑战时,服务业就開始显现出其巨大的潜力。
信息技术、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还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更进一步地看,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不再是简单地将它们割裂開来,而是追求“三产联动”。比如,现代农业不再仅仅是种植和养殖,还融入了观光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品牌营销等服务元素,形成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模式。智能制造、工業旅游、工業设计等,也是二产与三产融合的体现。
服务業也越来越需要借助工业的技术和能力,比如,金融科技(FinTech)就是金融服务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这种产业结构的蝶变,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比重变化,更是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是价值链的重塑。从提供原材料(一产),到加工制造(二产),再到提供解决方案和體验(三产),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地提升附加值。理解一二三产的區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把握时代脉搏,洞察经济发展规律,乃至于做出更明智的个人和企业决策,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博览会同步举办“科技革命引领未来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会”,政、商、学界领袖结合特区政府人才政策,围绕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及初创生态三大核心领域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探讨。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香港依托“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具备发展创新科技的坚实基础。香港凭借与国际接轨的普通法体系,为科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并透过亚洲领先的金融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同时,香港拥有五所跻身世界百强的高等学府,并持续推出包括“高才通计划”在内的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汇聚高地。这些综合举措将有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战略定位。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现场展开“香港优才、高才等人才计划及续签常见问题”特别演讲,详细解释各类签证申请流程、续签条件及法律规范等。
众多求职者现场求职。主办方供图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博览会将继续举办第三季“物流航运贸易及电商等行业”专场及第四季“文化创意与教育等行业”专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澜
摄
新时代的充电革命10分钟快充让你告别电量焦虑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