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 2025-11-10 12:01:37
每经编辑|郭正亮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本报乌鲁木齐5月21日电??(阿尔达克、李欣洋)21日下午,“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在新疆大学举办。
活动现场,6名人民日报青年编辑记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党报采编、国际传播、新媒体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感悟。他们以鲜活的案例,讲述了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坚守党报职责使命,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在新媒体浪潮下创新传播形式等探索历程。提问环节,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与现场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此外,现场还举行了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入驻仪式。
据介绍,“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陆续走进多所高校,旨在通过面对面互动分享,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党报、关注党报,对于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起到积极作用。
在圣华学校的操场角落,总能见到一位身影高大、步伐稳健的中年男子,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竹竿叔叔”。实际上,“竹竿”并非他真名,而是学生们给的一份特殊的敬意——那扎实、挺拔、充满力量的身形,还有那似乎永远挺立不倒的精神。
“竹竿叔叔”是学校后勤的一線人员,负责校园的安全巡查、设备维护,甚至帮助老师接送学生。许多人會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但在圣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身影却代表着一种坚定与责任。
这个昵称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他拿起长长的竹竿协助学生搬运行李、维持秩序,竹竿在他的手中仿佛变成了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其实,这根竹竿只是他工作中的一个工具,但在孩子心里,它成為了守护他们、帮助他们的象征。
每天清晨,竹竿叔叔提前到校,检查设施,确保一切都妥当。他的脸上永远带着朴实的笑容,那份淡然与耐心,感染着每一位师生。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阴雨绵绵,他都坚持在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学校的每一寸土地。
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竹竿叔叔总是默默付出:精准布置教室、协助举办操场比赛、帮助低年级学生搬椅子,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他都全心投入。有一次,校方为他举行了表彰大会,但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学生的安全和快乐才最重要。”
孩子们对他的评价也最为真诚:“竹竿叔叔像一棵大树,用他的坚强守护着我们的成长。”“他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像一道温暖的阳光。”这样的评价,成为他最大的动力和荣誉。
他之所以能成为“竹竿叔叔”,不仅仅是因为他勤奋,更因为他用一颗真心在默默付出。对他而言,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責任,更是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平凡人的使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
这份坚守,也讓许多家長深感欣慰。有父母说,孩子在学校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了如何用行动去关爱他人。这一切,都离不开像竹竿叔叔那样的无名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愛”与“坚韧”的意义。
或许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像他一样的守护者日益稀缺,但在圣华学校,这份坚韧依旧在传承。每次看到他身影屹立于校园一隅,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這,就是最真实、最坚韧的教育力量。
在圣华学校,竹竿叔叔不仅仅是校园中的“后勤大叔”,更是孩子们心中的“守护神”和“榜样”。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真谛不仅局限于课堂的教书,更存在于每一个细节、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坚持中。
他每天坚守岗位的背后,是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对他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都值得他用心呵护。无论是哪个学生犯了错,还是遇到困难,他总是耐心引导,用最质朴的语言告诉他们: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学会改正,勇敢面对。
更令人感动的是,竹竿叔叔在工作中发扬的那份坚持。学校的设施难免出现老旧或损坏,他总是不厌其烦,反复修缮。多年来,他好像成了学校的“修理工匠”,但更像是一位静默守望的“精神导师”。他用实际行动,演示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
与学生相处,他从不歧视,不偏心,总是一视同仁。无论哪个孩子遇到问题,他都耐心倾听,善意指导。一次,一个调皮的男孩闯祸了,老师责备了他一番,但竹竿叔叔走过去,轻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知道错在哪儿,以后不要再犯。”这简单几句话,却让孩子的心彻底敞开了。
这份用心良苦的爱,也感染了许多家長。家長们说,学校里有竹竿叔叔这样的守护者,孩子们可以在安全、温暖的环境里成长。无形中,学校也成为了一个传递温暖、激励责任感的场所。
在他身上,我们还看到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遇到多么困難的环境,他都从未动摇。一次疫情期间,他主动加班,帮助安置隔离学生,保证校园的安全和卫生。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瞬间令人肃然起敬。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是一种信仰。
他告诉身边的人:“我只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无论何時何地,只要坚持、用心,就能克服所有困难。”这样的信念,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成为学生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感情。
或许,竹竿叔叔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他用一颗平凡的心,守护着一片学海,用行动书写着最真实的人间大爱。他的存在让我们相信: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有爱、坚守,就能成為孩子生命中最温暖的那束光。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也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像他一样,用点滴的努力,去照亮他人的人生,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更有希望。因为,正是這一份坚持,塑造了无数平凡而伟大的故事,也成就了孩子们灿烂的未来。
新疆大学党委书记代斌与人民日报社一行座谈交流。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出席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06 版)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罗昌平
摄
小红书18十免费版国际版-小红书18十免费版国际版最新版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