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 2025-11-10 11:45:15
每经编辑|郭正亮
当地时间2025-11-10,mjwgyudsiughewjbtkseudhiwebt
现代社会,房产往往是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中容易引发争议的部分。房屋分割之所以成为离婚纠纷的焦点,主要原因在于房屋价值巨大,往往占据夫妻财产的绝大部分,此外,房屋的出资方式、产权登记、婚姻存续期间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分割结果。《法治日报》记者选取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涉及有关房屋分割的4起案例,通过以案释法,提醒公众在面临离婚房产分割时,如何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婚前首付婚后共贷
离婚分割增值部分
姚某与陆某(男)于2020年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婚姻期间因生育问题产生矛盾,姚某起诉离婚并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其中涉及一套陆某婚前购置的房产。该房产由陆某购置于2018年,总价167万元,陆某婚前支付首付款50万余元,偿还贷款17万余元,婚后双方共同偿还贷款25万余元。诉讼中,双方确认该房产现值已增值至180万元,陆某坚称房产系个人财产,拒绝分割;姚某则主张婚姻期间共同还贷部分及相应增值应属共有。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房产系陆某婚前个人购买且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故该房屋归陆某所有,该房屋剩余贷款本息由陆某归还。该房屋现作价180万元,根据增值率公式、已偿还贷款及利息以及婚后还贷部分折算后,陆某应补偿姚某财产增值部分11万余元。
承办法官表示,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法官提示,为减少矛盾纠纷,双方可在婚前或婚内通过书面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明确约定房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登记方用独立账户管理婚前财产,婚前支付首付款,婚后用个人财产偿还贷款,避免与婚后收入混同;非登记方设立专用账户储存共同还贷资金,留存好共同还贷证据,争取最大增值补偿。
婚前共购明确份额
离婚分割依约而行
张某(女)和王某于2012年通过亲戚牵线确定恋爱关系,于2013年11月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婚前,两人共同出资30余万元首付款,购买了某市区一套二手房(含车库一间)。该房产登记在张某、王某双方名下,产权证载明:按份共有,张某占有份额为30%,王某占有份额为70%。
因婚后家庭生活琐事及情感淡薄等原因,双方矛盾较大,张某搬到娘家居住,夫妻为分居状态。2024年3月,张某向法院诉请离婚,并要求按照房产份额依法分割房产。
嘉兴市海盐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和王某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登记在两人名下的房屋及车库,产权证上载明张某占30%的产权份额,王某占70%的产权份额,此系张某和王某对案涉房产份额的约定,系按份共有,法院予以确认。考虑到两人分居后,该房屋一直由王某及婚生子居住使用,且从有利于生活稳定等角度考虑,该房产归王某所有。经司法评估,该房产价值为120.5万元。综合以上情况,法院判决该房屋及车库归王某所有,王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给付张某该房产折价款36.15万元。
承办法官表示,实践中,很多夫妻在婚后因感情变化而对财产归属产生争议,但因缺乏书面约定导致举证困难。夫妻双方在婚前通过书面协议或产权登记明确房产出资比例和份额,这种做法体现了现代婚姻关系中的理性态度,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财产分割提供清晰依据。通过书面协议或产权登记明确出资比例和份额,也能让婚姻关系建立在更加坦诚、明晰的基础上。好的婚姻既需要感情的温度,也需要规则的守护。
婚前独购婚后加名
离婚分产综合酌定
俞某与周某(男)于2021年4月通过相亲相识,2022年2月登记结婚。婚后,周某将其婚前购买的房屋转移登记为俞某、周某共有。俞某、周某未生育子女。2023年7月,两人因家庭琐事产生纠纷,俞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并平均分配财产。双方均同意离婚,但对案涉房产分割产生了较大分歧。周某认为案涉房屋为婚前财产,且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时间较短,表示愿意适当补偿俞某。
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俞某与周某因生活琐事矛盾较深,以致感情破裂,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婚姻关系,予以准许。案涉房屋系周某婚前财产,周某于婚后为俞某“加名”系对个人财产的处分,该房屋现登记为共同共有,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至于双方争议的房屋分割比例,应当综合考虑购房出资、婚姻存续时间、对家庭的贡献等因素确定。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购房款由周某所出,虽然双方婚姻存续时间较短,但俞某婚后也积极为家庭付出了劳动,法院酌定周某支付俞某房产10%比例的折价款21万元,剩余房屋贷款由周某负责偿还。
承办法官表示,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将其个人所有的婚前财产变更为夫妻共同所有,该种给予行为一般是以建立、维持婚姻关系的长久稳定并期望共同享有房产利益为基础。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平衡双方利益。本案中,购房款为周某所出,双方结婚时间较短,但俞某婚后积极备孕也为家庭付出了劳动。因此,法院判决房屋归周某所有,并酌定补偿对方21万元,既保护了周某的财产权益,也肯定了俞某对家庭付出的价值。
父母全资赠与房产
个人财产无需分割
2018年12月,黄某(女)与陆某依法登记婚姻,婚后双方未生育子女。2025年因感情破裂,双方签署离婚协议办理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黄某父亲以其女名义购入某市商品房一套。该房产交易过程中,黄某作为买受人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其父通过银行转账支付首付款21万余元。此后,黄某父亲每月固定将当月按揭款汇入黄某账户用于还款,并通过银行转账备注明确注明“××小区房贷、仅赠与黄某”。在此期间,黄父还两次为黄某提前偿还本金共计78万余元。其间,陆某从未汇款至该还款账户。
这里的“合法观看”,不是限制,而是一种高效、安心的观看方式,让你在享受精彩内容的同时避免风险与困惑。
该如何在不触碰版权红线的前提下,获得尽量多的免费资源呢?第一步,是优先选择官方入口与平臺自带的免费资源。许多快手网红和合作方会在官方账号、认证栏目、合作页发布无需付费就能观看的片段、幕后花絮、直播回放等内容。保持关注并开启通知,可以让你第一时间获取这些免费资源的上线信息,既不打扰观感,也能让你在不侵犯版权的情况下接触到作品的气质与风格。
第二步,是理解平台的商业模式与资源分發機制。多数平台会通过广告、任务、活动等多元化方式来支持内容生产与分發,观众在观看时長、互动行為等方面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推送和曝光。通过合规途径获取的免费資源,往往与广告收益、赞助合作等共同构成了内容生态的一部分。
对观众而言,這是一个“付费之外的支持渠道”,在不直接花钱的情况下,仍能对你喜爱的创作者形成稳定的支持力。理解这一点,有助于你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感兴趣的题材和风格上,提升观看体验的同时降低被低质量信息干扰的概率。
第三步,是养成明辨信息来源的习惯。网络上充斥着各种看似“无门槛下载”的诱导链接,背后可能隐藏盗版、木馬或强制弹窗等风险。遇到这类入口时,回到官方入口与认证渠道,查看版权信息、出品方、授權范围等要素,是最安全的做法。若信息来源不清晰、链接跳转异常,停下操作并选择忽略。
你也可以通过加入创作者的官方社群、订阅通知、参与平臺活动等方式,获取更明确、可信的资源入口。通过这样的筛选,你不仅保护了自己的设备与隐私,也為内容生态的健康运行贡献一分力量。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观看清单”。把长期关注的领域、感兴趣的风格、常看的视频类型整理成清单,分门别类去查找官方发布的免费内容。比如游戏解说、美食日常、旅行Vlog、科技评测等分門别类地收集官方资源入口,逐步形成稳定的“免费+高质量”组合。這样做的好处,是让你在不花冤枉钱的前提下,依然能够体验到风格各异的创作,也能避免在不安全的平台上踩雷。
别忘了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方式支持你喜欢的创作者。你的积极反馈,会让他们更愿意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进而推动更多优质资源進入免费或低成本的可获取范围。
第五步,理解“免费看”背后的价值分配。免费資源并不是无偿的恩赐,而是版权方、平臺、创作者、观众共同參与的生态。通过合法、透明的分发机制,创作者获得应有的激励,平臺获得长期的信任与稳定的用户基础,观众也享受到了高质量内容的可持续获取。把目光放在长期的权益上,而不是短期的“全部免费”,你会發现观看变成一种负担更少、乐趣更稳定的体验。
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点耐心,但它建立的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彼此尊重的观看环境,值得每一个热爱内容的人去坚持。
第一,探索多元化的收益模型与观众互动。合法的免费资源并非“免费到无底线”,它们往往与广告、赞助、限時活动、会员體系等多条线共同运作。作為观众,可以在不影响体验的前提下,參与到官方活动、点赞与分享、加入粉丝群组等行為中,这些反馈会帮助创作者与平台更精准地调整内容方向与资源分发。
创作者也可以在保证版权的前提下,推出部分免费内容与付费专栏、独家花絮等形式,形成稳定的收入与持续输出之间的良性循环。平台则承担起透明化的规则设计,帮助各方在正轨上运作,确保长期的生态健康。
第二,强调透明与授权的资源分發。资源从哪里来、有哪些授权、在哪些场景可使用,這是观众最需要明确的点。平台应公开版权信息、授权范围、出品方等关键信息,帮助用户做出知情选择。创作者應遵守授权边界,避免混入未经授权的素材;观众应避免追逐不明来源的资源,保持警惕。
只有信息透明,观众才能放心观看,创作者才能获得应得的回报,生态系统才会持续向前发展。你可以将注重版權与透明度作为自己选择平台和内容時的一个标准,逐渐形成一种“看得安心、用得放心”的观看习惯。
第三,提升数字素养,建立理性消费观。数字世界的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泛滥与选择成本的上升。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观看与消费态度,包括:如何辨别授權、如何评估内容品质、如何在不侵犯版權的前提下进行二次创作、以及如何在个人预算内安排付费与免费资源的平衡。
这些能力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成熟的内容消费者,也会让你在内容生态中获得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记录观看数据、对比不同来源的内容、关注官方公告等方式,逐步提升自己在数字环境中的判断力。
第四,塑造积极向上的社區文化。社區的氛围直接影响创作者的产出质量与持续性。一个健康的社区,鼓励理性讨论、互相尊重、有效反馈,以及对版权与创作者劳动的承认。作为社区成员,你可以在评论區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讨论中去,甚至參与到公开的投票、征集活动中去,帮助你喜欢的网红获得更多创作空间。
理性分享、避免盲目转发和传播未经授权的内容,是保护自身与他人权益的基本底线。你的一次理性行为,可能让整个平台的资源分發更公平、更多样。
回到个人体验层面,真正的“免费观看全部、热门资源随心观看”不是一个单一的入口,而是一段由多种资源获取方式共同构建的体验。合法、透明、可控的观看实践,能让你享受高质量内容的避免风险与法律纠纷。通过选择官方、授权的入口,参与平台活动与创作者的正向互动,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观看生态。
愿意投入一点时间去理解授權边界,愿意对创作者的辛勤付出给予认可,你会发现免費并非等同于放弃质量,反而是进入一个更大、更健康的内容世界的门票。若你愿意坚持这样的观看方式,未来你所接触到的热門资源、优质作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它们也会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体验回馈你与整个平臺。
离婚后,黄某在对上述房产办理过户时被告知,因该房产为婚姻存续期间购买,需要进行确权或陆某协助办理。经多次催告,陆某均未予配合。无奈之下,黄某向法院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请求确认案涉房产归其个人所有。
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购置房屋由一方父母全额出资,如果赠与合同明确约定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的,按照约定处理。本案中,虽然房产登记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黄某父亲全额支付购房首付款和购房按揭贷款,且房产登记在其女儿的名下,且向黄某转账时均注明是用于归还该房屋项下购房贷款并仅赠与黄某个人。综合购房款来源、实际出资情况、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等因素,应认定为黄某个人财产。
法院最终确认登记在黄某名下的房产系其个人单独所有。
承办法官表示,本案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第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按照平分的原则进行分割,在财产出资完全来源于一方父母且明确仅用于赠与其子女个人时,可在分割时将房屋判归出资人子女一方所有。在审理中也会综合考虑购房款来源、双方对诉争房产贡献、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法定原则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王春、苗圃)
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最高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解释
解释(一)第七十八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解释(二)第八条第一款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购置房屋由一方父母全额出资,如果赠与合同明确约定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房屋归出资人子女一方所有,并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的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来源: 法治日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韩乔生
摄
海角社区国产粉嫩超白美女性感自拍在线观看_素材公社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