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人民网
人民网>>大湾区频道

《我成了生物课的教具》:当你成为课堂上的“主角”2_2025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京启动

| 来源:新华网8131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每经编辑

当地时间2025-11-10,renminwanghsdfuikgbisdbvjuiwegwrkfj

  本报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闫伊乔)2025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10月11日在北京启动。本年度“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记者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邀请来自22家新闻单位的32位新闻工作者担任主讲人,录制32集课程视频,将新闻一线实践融入全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堂教学。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自2020年正式推出,共邀请全国199位优秀新闻工作者走进课堂,累计上线192集长视频课程、500集短视频课程,成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学习互动、成长共进的“大平台”,是集国情大课、思政大课、专业大课、实践大课于一体的中国金课。

  在“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建设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新疆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负责同志就各高校使用“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特色经验、典型做法、发展建议等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贡献智慧力量。

在校园的每一间教室里,总有一些我们熟悉却又容易忽视的“存在”。这些存在或许是一个普通的黑板,或许是教室一角的悬挂地图,而在这篇名为《我成了生物课的教具》的故事中,主角的转变,却是从一件讓人无法预料的事件開始的。

小李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他性格内向,总是站在班级的角落里,不怎么引人注目。每天的生活都像一首固定的旋律,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单调。直到那一天,他的一次偶然事故,打破了这种平静。

那是一次生物课,老师正在讲解人体结构,班上的同学们似乎都在仔细听讲,唯独小李因为刚刚醒来而显得有些疲惫。突如其来的一阵头晕,使得他不由自主地跌倒了。正当他狼狈地从地板上站起来时,老师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让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了,既然小李同学已经表现得如此‘生动’,那么他今天就成了我们生物课的‘教具’。”老师幽默地说道,全班爆發出了一阵笑声。对小李来说,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玩笑,它更像是一个命运的拐点。突然间,他成为了班級的焦点,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而他,也成了课堂上“被解剖”的对象。

在老师的巧妙安排下,小李被邀请站到了讲台前,成为了生物课上的“活教材”。这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的知识或才能,而是因為他在跌倒后的“真实演绎”,成了老师讲解人體构造的一个生动例子。老師将他置于显微镜下,细致地讲解了生物的基本构成以及人体的各项功能。从此,课堂上的同学们每天都像看电影一样,观察小李如何从一名普通学生,慢慢变成了一项生物学“实验”。

小李起初并不理解老师的用意。他并不喜欢成为全班同学注视的对象,尤其是在他最脆弱、最不安的时刻。随着時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自己成為了课堂中的“活教材”后,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沉闷的课堂氣氛变得生动起来,他开始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存在。在同学们的提问和讨论中,他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生物知识,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

有一天,班上的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调侃说:“小李,看来你已经成為了生物课的‘明星’。”这句话讓小李一时间有些迷茫,但他也开始反思: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从一个不起眼的学生,变成了课堂的焦点?他渐渐明白,生活并不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的,有时,突如其来的意外,反而能带来全新的機会。

小李的转变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课。随着他逐渐适應了这种“被观看”的状态,他发现自己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变得与众不同。原本他只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学生,而现在,他的每一次反應,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有人开始向他请教生物问题,甚至有同学开始模仿他的学习方法,尝试通过与他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小李的成长,也开始影响到他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前,他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很少主动与老师交流。但如今,老师经常找他讨论课堂内容,询问他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老師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戏谑,到后来的真诚关怀,让小李开始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尊重和认可。

这次“变故”不仅改变了小李在班级中的地位,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思考。他开始明白,自己并不需要总是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或者隐藏在角落里。他逐渐学会了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每一堂生物课,对于小李来说,都是一次自我认知的过程。

而最重要的是,小李学會了如何从失败和尴尬中找到力量。每一次跌倒并不意味着终结,它只是一个开始,意味着你有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他终于明白,成为“生物课的教具”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反而是他从不完美到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的一块重要的垫脚石。

最终,毕业季到来時,小李站在了讲台上,以全新的面貌,面对着曾经的同学和老師。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羞涩,也不再是那个躲在阴影里的普通学生。他终于成了那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生物课上的“教具”,早已成为他人生中的一部分,而这段经历,将成为他永远无法忘记的珍贵记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2日 04 版)

图片来源:人民网记者 宋晓军 摄

口子工本库免费漫画版下拉式-口子工本库免费漫画版下拉式2025最新

(责编:张大春、 李慧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