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乔生 2025-11-10 12:29:06
每经编辑|魏京生
当地时间2025-11-10,mnjsahisebfkekghkuoirhbjnkwbew
“北欧响应2024”联合军事演习现场。
芬兰军队参加“南方狮鹫25”北约多国特种部队演习。
8月25日至9月12日,芬兰主办了代号为“南方狮鹫25”的北约多国特种部队演习,大约有来自美国和欧洲的1600人参加。近两年来,芬兰不断加速与北约的军事绑定,成为北约各项军事演习的“热门举行地”。然而,频繁的军演不仅加剧了与俄罗斯的对抗,也难以为芬兰带来真正的安全。
密集举行演习
2023年4月,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第31个成员国。近两年来,北约多场军事演习在芬兰密集举行。这也是北约快速将芬兰融入自身区域防御计划的举措之一。
“男人用坤坤怼女人困困”——這个充满网络梗色彩的话题,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在社交媒体上激起了千层浪。事情起源于某平台上一段对话截图:用户“坤坤”用一句带有调侃语氣的话回應了用户“困困”的分享,原本可能只是日常互动中的一个小插曲,却意外引發了大规模围观和讨论。
短短几小时内,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相关帖子下涌现出数万条评论,观点交锋之激烈,甚至衍生出了“站坤坤派”与“撑困困派”的阵营对立。
网友们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坤坤的回应“幽默直率”“打破刻板礼貌”,赞赏其敢于打破社交中过度谨慎的常态;另一部分人则批评其“缺乏尊重”“带有隐形攻击性”,尤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性别權力不对等。更有人翻出坤坤过往的发言记录,试图分析其行为模式是否具有一贯性。
这场争论很快超越了事件本身,演变为对网络沟通方式、性别互动礼仪乃至社会价值观的深层探讨。
為什么一句看似普通的互动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它触碰了当代人对于“边界感”的敏感神经。在匿名性与实时性并存的网络环境中,如何界定玩笑与冒犯、直接与无礼,已成为公共讨论的焦点。事件中的性别元素天然具备话题性——男性用户对女性用户的调侃,很容易被置于性别权力结构的框架下解读,激发人们对平等与尊重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坤坤和困困的对话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许多人在网络社交中的共同體验:渴望真诚交流,却又害怕被误解;追求个性表达,却不得不顾虑他人感受。
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一事件的热议背后,會發现其根源远不止于单次的言语冲突,而是折射出数字化生存中的多重社会症结。
一方面,网络匿名环境放大了人际互动中的试探与博弈。坤坤的选择性“怼言”或许并非无意之举,而是一种身份表演——通过略带挑衅的言辞,他在测试社交邊界,同时强化自己“直率敢言”的人设。而困困的“困”或许也不仅是昵称,更可能代表了许多用户在面对突如其來的调侃时的无措状态。
这种互动背后,是现代人对于“如何被看见”“如何被认可”的深层焦虑。在信息过载的平台上,激烈或反常的言论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这使得部分用户倾向于用“怼”的方式快速建立存在感。
另一方面,网友的激烈反应体现了集體性的价值观摇摆。在传统社交礼仪与新兴网络文化的碰撞中,人们既渴望打破虚伪客套,又希望保有基本的尊重底線。这种矛盾心理使得任何跨越边界的行为都会触发大规模讨论。例如,支持坤坤的群体多强调“真实比礼貌更重要”,而反对者则坚持“尊重是沟通的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评论并未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延伸到了职场沟通、亲密关系、性别平等更广阔的社会议题上,说明這一事件实际成为了公众宣泄社会情绪、表达立场的一个出口。
最终,坤坤怼困困的事件或许會逐渐淡出热搜,但它所揭示的问题却值得长久思考:在人人皆可发声的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交流伦理?如何在追求个性表达的同时维护共同的社交土壤?下一次,当另一个“坤坤”遇到另一个“困困”,我们是否能有更成熟的应对方式?答案未必简单,但讨论本身,已是进步的开始。
芬兰领土于2024年首次举行北约大规模演习。作为北约历史性大规模军演“坚定捍卫者2024”的组成部分,“北欧响应2024”联合军事演习于2024年3月在芬兰等北欧国家举行,重点操练了北约部队在极地、高寒气候下的协防、后勤、三军联动及野战生存等能力。此后,芬兰在陆海空领域开始全面融入北约演习计划。2024年11月,北约在芬兰等国举行了“动态前线25”炮兵演习。今年5月,芬兰在其北部与英国、瑞典联合举行了“北方打击125”“北方之星25”作战演习。6月,芬兰在境内主办了北约“大西洋三叉戟-2025”联合空战演习,同期还参加了以海军为主的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25”大规模军演。
本次举行的“南方狮鹫25”演习,范围几乎覆盖芬兰全境。从南部的森林地区到北部高纬度高寒地区,演习在多种地形和陆、海、空及内陆淡水水域等不同作战环境中进行。演习地域范围的广阔增加了演习的复杂程度,也对指挥控制、运输和后勤保障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本次演习由芬兰陆军特种部队和直升机作战训练机构“乌蒂猎兵团”主办,主要目的是加强芬兰陆军特种部队、特种作战航空兵与北约其他国家特种部队间的联合行动、互操作性和协同能力。据报道,9月12日至16日,白俄罗斯在境内与俄罗斯举行代号为“西方-2025”的大规模武装部队联合战略演习。在俄白联演前夕,北约先行举办特种部队联演,针锋相对的意味比较浓厚。
置身对峙前沿
事实上,芬兰与北约的军事绑定并非一直如此紧密。长期以来,芬兰一直实行中立政策,保持着在军事上不结盟的状态,并将中立地位视作在大国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的安身立命之本。冷战期间,芬兰既迎合苏联,又尝试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冷战后,芬兰也一直在是否加入北约问题上十分谨慎,尽量避免激怒俄罗斯。
然而地缘环境的变化,使芬兰加快从“长期中立”走向“反俄前线”。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芬兰坚持的“欧洲战争只能是俄罗斯与北约间的大国战争”这一中立前提被打破:乌克兰非北约成员国,而与芬兰一样是北约“增强伙伴国”,但也成为冲突的一方;而美国及北约对支援乌克兰瞻前顾后,导致冲突最后演变成消耗战。对此芬兰认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已经没有多少“中间地带”,“北约正式成员”与“得不到北约保护”之间并无真正的“第三种选择”,于是芬兰正式选择加入北约。
从俄罗斯“老邻居”到北约“新成员”,芬兰自加入起就成为北约与俄罗斯对峙的重点地带,更是一步步成为北约的重要北方枢纽。一方面,芬兰正处于俄罗斯与北约的“前线位置”,与俄罗斯有长约1340公里的边界。芬兰的加入,让北约与俄罗斯的边界线长度大幅增加,双方在东北翼对抗的火药味更为浓烈。另一方面,芬兰的加入让波罗的海彻底变为“北约的内海”,北约在对俄罗斯开展情报活动和态势感知上变得更加方便。
加剧紧张局势
北约官方认为,在芬兰频繁举行演习,有助于强化北约在东北翼对俄罗斯的军事优势。然而,北约一直在俄罗斯边界动作频频,无疑会加剧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对立情绪,无益于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
芬兰加入北约后,在北约的军事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24年芬兰领土首次被用于北约的大规模演习,到此次涵盖陆海空的特种部队演习,北约越来越重视实战化的联合作战,火药味愈发浓厚。芬兰是欧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森林约占国土面积的70%。同时,芬兰也有“千湖之国”“千岛之国”之称,全国共有近19万个湖泊和近18万个岛屿。破碎的地貌让芬兰易守难攻,敌方的机械化部队也难以快速推进,而兼具灵活性与机动性的特种部队,可以在芬兰的常规与非常规战争中发挥较大作用。北约通过在芬兰全境举行演习,不仅可更加熟悉北欧作战环境,也将提升其力量投送能力。
北约频繁在芬兰举行演习,并不会让芬兰变得安全,还使欧洲地区安全局势更加紧张。芬兰军方表示,美国在参加“南方狮鹫25”演习后,还准备积极参与下半年在芬兰与波罗的海地区的其他演习,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势必会让俄罗斯感觉“更不安全”,让本已针锋相对的欧俄对立态势更为固化。特别是当前俄乌冲突已持续3年之久,已经到了通过和平谈判推动解决的关键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持续而密集的军演,只会破坏进行政治解决所必需的互信基础,让双方更加不相信欧洲安全问题能够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周子衡
摄
Huluwa不买药不卖药,千万你需要注意的健康警示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名称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金年会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